就在不久前,由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重400余噸、11軸22個輪胎的“巨無霸”徐工XCA4000輪式起重機完成了首個風電機組吊裝作業,這意味著我國企業又一次刷新全球千噸級起重機研發紀錄。加力研發創新,做強自主制造,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必選項。
相關政策措施的陸續出臺,也讓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有了支撐。例如,4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5000億元;商務部印發《數字商務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推出20條具體舉措;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打造重大示范項目,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多家金融機構也在積極行動,向“新”而行,將更多金融資源投入新質生產力密集的賽道,為新質生產力發展蓄勢賦能。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綠色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在30%左右的高位,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增速近20%,均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
在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背后,政策性金融發揮了重要作用。圍繞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進出口銀行聚焦發展重點和實踐要求,立足政策性金融職能定位,發揮專業特色優勢,持續創新金融產品,加快推進高質量金融服務供給,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打通堵點、注入動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進出口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綠色信貸余額超5500億元。
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
眼下,對于一些企業而言,產品升級十分迫切。“原有的電磁線產品滿足不了現有市場需求,企業要想更好發展必須升級產品。”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通新材”)總經理陳曦表示。
要想生產出高附加值產品,必須更新改造生產設備。2023年,大通新材基于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風向的判斷,決定生產適用于高壓快充設備的高PDIV電磁線,其中關鍵一步就是將原有生產線升級改造。
“對于我們來講,生產線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籌措資金是困擾我們的最大難題。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得到了進出口銀行的大力支持。”陳曦說。
據悉,進出口銀行在了解到大通新材的資金需求后,快速組建工作專班,為企業量身制定融資方案,根據實際情況迅速完成首批2000萬元放款,并持續滿足企業多方面金融需求。同時,進出口銀行發揮專業優勢,幫助大通新材申請技改補貼,進一步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如今,走進大通新材的無塵車間,4條嶄新投產的高PDIV電磁線生產設備正高速運轉,一根根散發出金屬光澤的電磁線從設備上流轉而下,自動繞盤打包。經權威機構檢測,該特種扁形電磁線的工藝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專業性強、科技含量高、質量有保障的產品很快受到市場的青睞。新設備投產當月,大通新材不僅拿到了大量的國內訂單,還將扁形電磁線出口到韓國,實現了產品“出海”的新突破。
為大通新材提供金融支持,是進出口銀行支持設備更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近日,進出口銀行印發《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工作方案》,將通過運用低成本資金政策、實施差異化定價政策、優化信貸審批流程等方式,為重點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再制造和梯次利用等領域設備更新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為鍛造新質生產力增添動能。
發展方式如何向“綠”而行?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培育新質生產力,需要優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通過綠色金融引來源頭活水。
“現在全球平均每新增3臺風電齒輪,其中就有1臺是我們制造的。”南京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高齒公司”)風電市場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以一臺6兆瓦的風機為例,其一年的發電量能夠滿足2000個家庭的用電需求。”
南高齒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風電齒輪傳動設備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眾多產品具有100%自主知識產權,行銷全球30多個國家,但企業也遇到了發展中的煩惱。
在風電產業出現“搶裝潮”的關鍵時期,企業需要大量資金投放。沒有足夠的資金保障,意味著企業就會失去做大做強的最佳契機。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進出口銀行主動向企業伸出援手,結合企業“產供銷一體化”發展戰略,為企業量身定制信貸、貿易金融等一攬子綜合服務,同時,在企業“走出去”方面提供國別風險、匯率避險等咨詢服務。
在銀企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南高齒公司熬過了艱難時期?!案兄x進出口銀行幫我們渡過難關。近3年,我們的訂單都處于‘超飽和’狀態,其中三分之一是出口訂單?!蹦细啐X公司市場部門工作人員晁先功說。
企業在高速發展,金融支持也依然在持續。近期,了解到南高齒公司因擴產再度需要資金支持時,進出口銀行又一次伸出援手。據企業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達產后將年產4800臺4至6兆瓦的風電齒輪箱,并廣泛用于我國陸上海上風電裝備,有助于推動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和不斷推進,進出口銀行布局綠色金融的力度在不斷加大。該行構建起包括綠色信貸、綠色投資、綠色咨詢的多元化金融產品體系,推進綠色債券發行,持續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的支持力度。將綠色要求貫穿業務拓展、客戶服務全流程各環節,強化對環境和社會風險的監控管理要求。加強配套機制保障,通過設置綠色審批通道、出臺綠色信貸FTP減點政策等方式,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領域傾斜。
專精特新企業如何創新突圍?
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而專精特新企業的快速成長,離不開金融“及時雨”的澆灌。
共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共享智能裝備”)是一家研發、制造、銷售工業級鑄造3D打印設備的專精特新企業,目前擁有國內外各項專利1500余件,綜合集成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對這類企業來說,持續研發創新是其生存發展的源泉。
“我們的產品終端市場涉及領域多,不少下游客戶有產品定制及維護提升的需求。”共享智能裝備財務負責人王志紅說,“這也意味著公司需要長期進行高投入研發,且開發周期較長,所以我們對融資的成本、周期、條件等都有較高要求?!?/p>
面對企業差異化、多樣性的融資需求,進出口銀行分類配置制造業研發創新貸款、供應鏈專項貸款等特色產品,并在準入、授權、授信等方面給予差異化支持,持續加大對企業日常研發、技術改造、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支持力度。
“沒了資金的后顧之憂,我們創新的步伐更加堅定?,F在我們的生產工藝與世界主流同業相比,材料成本和設備成本低三分之二,打印效率提高了3至5倍?!惫蚕碇悄苎b備生產部門工作人員納建虹說。
值得一提的是,進出口銀行的金融服務團隊全面梳理共享智能裝備產業鏈條上的融資痛點,發現其上游供應商寧夏共享機床輔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共享機床輔機”)同樣存在融資難題。隨后,該行通過供應鏈金融方式,以兩家企業的真實交易為基礎,助力共享機床輔機獲得足額貸款支持,幫助這家小微企業盤活資金、加快研發創新,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
據悉,為更好激發專精特新企業創新活力,進出口銀行還與政府部門開展聯合調研,全面對接各類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與地方城市商業銀行、融資擔保機構等開展業務聯動,有效擴大政策性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范圍;研發“保理E貸”“保贏貸”“貿贏貸”等信貸產品并實現全線上辦理,逐步提升服務小微外貿企業的能力和效率。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