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產經新聞》近日報道,日本商業(yè)捕鯨公司“共同船舶”宣布其新型捕鯨母船“關鯨丸”號在千葉縣近海首次捕獲了一頭布氏鯨。經過切割和冷凍保存,這頭鯨將在運到仙臺鹽釜港后在日本多地出售。
報道稱,作為73年來建造的第一艘捕鯨母船,“關鯨丸”全長約113米,能夠完成70噸級大型鯨類的捕撈作業(yè),不僅比之前的船只更大、更快,還配備了先進的無人機。5月底,離開位于山口縣下關市的母港后,“關鯨丸”計劃在日本東北地區(qū)近海和北海道近海捕鯨。
“共同船舶”社長所英樹表示:“新船完工,對于繼續(xù)商業(yè)捕鯨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今后可以繼續(xù)驕傲地捕鯨。”《產經新聞》認為,“關鯨丸”開始作業(yè),這讓人們期待它在延續(xù)食鯨文化和確保食品安全穩(wěn)定方面的表現。
日本捕鯨行為常年受到國際社會的聲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日報道稱,幾十年來,日本一直打著“科學研究”的幌子為捕鯨辯護。2018年,日本不顧反對,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數月之后恢復了商業(yè)捕鯨。目前,日本法律允許捕殺的鯨種類中,有多種瀕臨滅絕。“關鯨丸”的下水更令國際反捕鯨活動人士擔心不已,他們說“日本從未放棄捕鯨的野心”,“這種船只的唯一目的就是長途跋涉到南大洋捕鯨”。他們還宣稱,如果日本到領海外捕鯨,將采取行動阻止。
據報道,日本農林水產省估計,該國每年消費的鯨肉在1000至2000噸之間,不到上世紀60年代消費高峰時期的1%。這是因為人們已經不必將鯨肉作為重要蛋白質來源,此外,很多人對于昂貴的鯨肉并沒有太大興趣。
盡管面臨國內消費低迷和國際輿論壓力的雙重挑戰(zhàn),日本捕鯨業(yè)仍在尋求擴張。“共同船舶”公司在日本推出了自動售賣鯨肉的無人店,并在下關市打造“鯨魚之城”,以刺激消費。
(來源:環(huán)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