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銅川市王益區紅旗街街道馨苑小區,老住戶翟德蘭與街坊鄰居坐在一起拉家常。望著眼前居住了10多年的“新”家,翟德蘭說:“你看現在多好,樓外墻加裝了保溫層,燃氣管道通到每家每戶,住著真舒心。”
馨苑小區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是典型的礦區老舊小區。近年來,紅旗街街道整合資源,建立“街道扶持+社區管理+國企參與+居民融入”四方聯動工作機制,聚力推進馨苑小區等一批老舊小區提質升級。
馨苑小區新建了智能安防系統、高空拋物監控系統,更新改造了管網,建起了海綿廣場,增添了兒童游樂設施。小區舊貌換新顏,居民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紅旗街街道辦事處城建站站長曹海洋說:“小區將閑置空地、廠房等資源整體打包出租,引入社會資本建設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站,改建籃球館、游泳館、健身室、羽毛球場等室內綜合健身中心。”
王益區是銅川老城區,隨著時代發展,地理空間局限、基礎設施老化、老舊小區扎堆等問題日益凸顯。近年來,王益區直面問題,緊盯國家和省上政策資金投向,實行“區級層面分析研判、專業團隊評估論證、職能部門對口爭取”閉環管理,高規格編制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老舊小區改造等規劃,儲備城區集中供暖等項目154個,增進民生福祉。
作為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核心承載區,王益區該如何書寫產業轉型發展的時代答卷?
王益區堅持把項目作為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圍繞“項目怎么謀、怎么招、怎么建”,抓早動快。
下好先手棋,謀在關鍵處。王益區搶抓全省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機遇,主動嵌入產業鏈,確定汽車裝備配套產業發展方向,布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謀劃包裝碳基復材剎車片、汽車減震器總成等汽車配套關聯項目32個,為精準招引、延鏈補鏈打下堅實基礎。
6月3日,在位于陜西王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陜西牧吉旺制藥有限公司,液體全自動灌裝生產線、粉末全自動包裝機等先進機械設備高效運行。該公司副總經理李鵬說:“我們對設備進行了自動化、數字化改造,生產效率提高了5倍。”
銅川是藥王故里,有中藥材種植基地。陜西牧吉旺制藥有限公司在銅川落地,就近采購當地的黨參、黃芪等中藥材。近年來,公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累計獲得37個國家獸藥產品批準文號,并在全國各地設立8家辦事處。
引得活水來,集聚新動能。王益區實行全員全域全年招商、“5+8”組隊精準招商,開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政企“握手行動”,舉辦汽車裝備配套產業專場推介活動。同時,該區以陜西王益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承載,圍繞新型綠色建材和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搭建精密模具制造、智能制造等產業平臺,快速落地重點產業鏈項目8個。其中,遼峰精密模具項目從簽約到試生產僅用45天。
項目落地“快人一步”的背后,是王益區厚植營商沃土的努力。
王益區推行“一窗受理、后臺分流、同步辦理、一次辦好”高效能服務,推出跨區審批通辦事項1350個、證照“三聯辦”服務事項36個,力促39個合同項目簽約即開工,落地率達97.5%。
王益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審批科科長崔振華說:“我們聚焦‘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問題,推行經營主體營業執照和許可證開辦、變更、注銷一窗通辦聯合辦理的證照‘三聯辦’改革,推動涉企高頻服務事項快捷辦、集成辦。”
王益區精準服務企業,27名區級領導干部遍訪54戶“五上企業”,解決企業擴產用電、員工子女入學等難題46個,建立“專班+專員”“一項目一策”推進機制,推行“企業寧靜日”制度,推動項目快實施、早竣工。
今年一季度,王益區高質量項目推進及招商引資成效評價排名銅川市第一。王益區將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項目謀劃主動仗、招商引資攻堅仗、服務管理協同仗,以高質量項目固底盤、興實體、促轉型,傾力打造新型綠色建材、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特色農業三大產業集群,讓老城區向“新”而行。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