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防范“套路運”“套路貸”等各類形式誘騙貸款的風險提示,不法分子以“套路運”“套路貸”的形式再次上演詐騙把戲。與此同時,重慶監管部門也發布關于防范貨運領域招聘“套路貸”的風險提示,警示已經有不少貨車司機掉入“套路運”“套路貸”的陷阱。
此類“套路運”“套路貸”有何表現?業內人士表示,不法分子以“某物流公司”“某貨運平臺”等名義,通過網站發布虛假貨車司機招聘信息,以極低入職門檻誘騙受害者應聘。受害者被騙入職后,不法分子要求受害者購置指定型號的貨運車輛。同時聲稱可以“零首付”貸款購買貨車,以此誘導受害者辦理貸款或融資租賃,并在指定經銷商處以明顯高于市場價的價格購車,使受害者背負沉重的債務。受害者若提出退車申請,不法分子就以“單方面違約”為借口要求支付高額違約金。
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套路運”“套路貸”假借金融機構或小額貸款公司等名義招攬借款人,以求職為誘餌、以放貸為條件,甚至還假借招聘之名騙取各類費用。部分“套路運”“套路貸”還采取黑社會手段非法催收,侵占借款人資金。這種行為不是金融借貸也不是民間借貸,而是一種性質嚴重、危害較大的違法犯罪行為。
實際上,“套路運”“套路貸”暗藏巨大風險,此類現象不斷演化且越來越猖獗。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鹿城農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套路運”“套路貸”是環環相扣的陷阱,放貸方除了收取違約金外,還通過巧立手續費、保證金等名目,侵害借款人合法權益。若借款人無法還款,還會被誘導向其他放貸平臺借新還舊。因此,借款人如果急需借款,要堅持向具有資質、經營規范的金融機構借款,以防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董希淼表示,借款人可以先通過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或各省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網站,查詢相關機構是否具有貸款發放資質。即便要申請貸款,也要嚴格審核借款合同信息,關注借款費用、逾期罰息、擔保金、還款方式等內容。特別是要警惕到手資金打折、高額罰息、利滾利等霸王條款,避免讓借款以“滾雪球”的方式增加。
對金融消費者來說,要擦亮雙眼,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天眼查數據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陳倞表示,“套路運”“套路貸”涉訴關系復雜,使不少受害者面臨財產損失的風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消費者要注意識別非法金融廣告,交叉驗證信息真偽,提防那些超出合理范圍的高薪待遇、“零首付”買車等套路風險。
金融管理部門加強風險提示非常及時和必要。與此同時,金融管理部門應加強與地方政府及公安、法院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形成治理“套路運”“套路貸”的合力,重拳出擊、嚴厲打擊,努力保護弱勢群體不受蒙騙,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