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晚間,北交所官網顯示,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將于6月17日召開2024年第10次審議會議,審議成都成電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電光信”)發行上市申請。成電光信是北交所上市委時隔4個月后審議的擬上市企業,也是新“國九條”發布后北交所首家上會公司。
最新招股書顯示,成電光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20萬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后不超過1058萬股,發行底價16.3元/股,擬募集資金1.5億元用于FC網絡總線及LED球幕產業化項目等。
資料顯示,成電光信主營業務包括網絡總線產品和特種顯示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近三年,成電光信營收、利潤持續增長,2021年至2023年營收分別為1.21億元、1.69億元和2.16億元,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861.69萬元、3128.07萬元、4207.23萬元。今年一季度,成電光信營業收入、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768.60萬元、1814.95萬元,同比均保持持續增長趨勢。
本次北交所上市委會議的召開,也意味著滬深北交易所均有序推進IPO審核的正常流程。
上交所方面,5月31日,上交所召開上市委會議,審議通過了聯蕓科技的首發申請,此次上交所上市委會議距離前次已時隔近4個月。6月6日,上交所網站顯示,2024年第16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將在6月14日召開,審議北京凱普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事項。
深交所方面,5月16日,深交所時隔3個半月再次召開上市委會議,馬可波羅首發申請被暫緩審議。
從時間軸來看,滬深北交易所的上市委會議,均出現了3到4個月的空窗期。在這期間,監管層對相關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優化。
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著眼于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全面從嚴加強對企業發行上市活動監管,壓緊壓實發行監管全鏈條各相關方責任,維護良好的發行秩序和生態。
4月12日,新“國九條”明確,要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提高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擴大現場檢查覆蓋面,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加大發行承銷監管力度,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
4月30日,滬深北交易所發布股票上市審核規則等配套業務規則,涵蓋上市審核、發行承銷、持續監管各環節,進一步推動IPO配套細則落地。
5月15日,證監會發布《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10號》,推動各方樹立對投資者負責的理念,強化擬上市企業行為約束,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華金證券研報顯示,IPO常態化機制是新股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有助于新股板塊自身投資周期運行規律逐漸恢復穩定。短期來看,新“國九條”及多個發行上市相關細則均為4月份之后陸續發布,新股審核、發行、上市、定價、交易等多個實操環節可能正在磨合。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