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從市文旅局獲悉,端午節假期,全市以“秦風十里 咸陽等你”為主題,精心策劃、周密組織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深挖優勢資源,豐富產品供給,不斷滿足市民游客大眾化、多樣化消費需求。據測算,假期3天,全市接待游客245.92萬人次,游客總花費11.07億元。
六月十日,在咸陽高新區舉行的大秦·青年音樂節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樂迷朋友齊聚高新,感受咸陽熱情。 王曉田 攝
主題活動彰顯民俗特色。結合端午節文旅消費特點,全市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主題活動,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市文旅局舉辦的咸陽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啟動儀式,通過發布非遺旅游線路、非遺節目展演、開展考古研學游等,增強大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咸陽博物院的“粽情端午 歡聚咸博”、市群藝館的“匠心·傳承—指尖上的馨繡”、咸陽圖書館的“粽情端午 相約成語”、市美術館的徐慧琳書畫作品“藝術云展”、市演藝公司的市民大舞臺端午節專場,通過特色系列活動,增強游客的體驗性、趣味性和參與性,讓廣大市民游客歡度假日時光。興平市的“興平剪紙”快閃、涇陽縣的“我們的節日—端午”秦腔展演、淳化縣的民間美術作品展、長武縣的“濃濃端午情·悠悠家國夢”,充分彰顯我市傳統民俗的文化魅力。
文旅融合豐富產品供給。節日期間,全市各大景區景點精心打造近郊“微度假”、城市“慢生活”、休閑“深體驗”,吸引大量游客參與體驗。秦都區的“秦潮好市 國潮音樂PARTY”演出、渭城區的“穿越古今 相約老街”端午國風系列活動、高新區的大秦·青年音樂節、市文投公司的“清涼一夏”秦文化演藝空間特惠活動,融合秦文化、國潮文化、非遺文化、沉浸式光影演藝等多元業態,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活力,點亮城市夜經濟。咸陽湖景區的音樂噴泉和清雅荷花秀、乾陵景區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弦板腔進景區、鄭國渠風景區的龍舟漂流、袁家村的“粽情粽意袁家村”主題活動、姜嫄水鄉景區的花船巡游表演、云集生態園的房車露營等,為游客帶來別樣的游玩體驗,吸引廣大游客走進咸陽,深度感受咸陽文旅的獨特魅力。
創新宣傳推廣引客入咸。結合《咸陽市“引客入咸”旅游獎勵措施(試行)》的出臺,全市文旅行業創新開展品牌宣傳推廣,精準拓展客源市場。市文旅局組織網絡達人,在西安大唐不夜城、鐘樓、地鐵一號線,開展“秦風十里 咸陽等你”端午節快閃活動,通過贈送景區門票和紀念品,大力宣傳咸陽文旅資源,推廣精品旅游線路,吸引西安及外地游客“坐地鐵 逛咸陽”。秦都區發布旅游攻略“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這個端午假期來秦都”,上線《非遺傳承 經典老味》宣傳片,以年輕人的視角探尋咸陽美味。咸陽老街的“讓非遺煥發光彩,融入現代生活”在陜西新聞聯播深入報道,推動咸陽老街文旅品牌更好走進大眾視野。節日期間,在各類新媒體平臺發布端午來咸陽FUN“粽”、彬州大佛“千年絲路的守望”、遇上端午等短視頻100余條,瀏覽量3000萬次。乾陵、茂陵、鄭國渠、大佛寺石窟等景區,還紛紛推出中、高考考生減免門票措施,邀請莘莘學子開啟畢業旅游季。開通咸陽湖(古渡廊橋)至袁家村旅游專線,串聯兩大熱門景區,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旅行方式。
多措并舉護航文旅市場。節前,市政府分管領導帶領文旅、應急、消防等部門,對部分重點景區假期旅游安全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市文旅局下發《關于做好端午節文化和旅游市場工作的通知》,對安全管理、產品服務、市場秩序等提出明確要求。節日期間,市文旅局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分管領導堅持包抓縣市區、重點景區,推動安全責任和措施有效落實。各縣市區文旅部門堅持下沉一線,值班人員嚴格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措施壓緊壓實。市、縣兩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堅持晝查夜巡,加強行業監管,全力護航文旅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據統計,假日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288人次,檢查行業單位465家次,無安全事故報告和重大旅游投訴,為廣大游客創造安全祥和的文旅環境。
來源:咸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