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再次密集降費。去年以來理財產品降費已不罕見,但近期理財產品費率調降格外密集。據不完全統計,近日有60余只產品宣布降費。
從機構類型來看,包括多家股份行、城商行理財公司參與其中。從調降費率的理財產品類型來看,主要還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為主。調降的費率包括固定管理費、銷售手續費和托管費三種主要費率類型。
如果把時間線適當拉長會發現,4月以來,多家理財公司啟動新一輪降費,對旗下多只理財產品的費率進行下調,部分產品費率調整至0%,進一步降低大眾投資者資產配置成本。
隨著系列政策的落地,近期多家銀行及理財公司再度發布降費公告,下調產品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等,以階段性費率優惠的方式向投資者讓利,部分產品費率直接降至0。除了降門檻、調費率外,低波動風險也是影響普惠理財產品設計的關鍵。
實際上,從2023年至今,理財產品已經開啟了多輪降費。
對于銀行理財再掀“費率調降潮”的原因,有專家表示,受到投資環境影響,理財產品凈值下降,階段性讓利,投資者更易拿到業績比較基準,有利于提高理財產品吸引力;另一方面,作為營銷手段,銀行積極降低固定管理費、銷售手續費等搶占市場份額,有利于擴大理財產品規模,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來源:紫金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