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國外交官在楊凌參觀交流。
今年是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倡議5周年,6月5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主辦的“機遇中國看陜西——2024年駐華外交官陜西行”主題活動走進陜西楊凌。
來自尼日利亞、捷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加納、柬埔寨、津巴布韋、老撾、馬拉維、馬里、阿根廷、巴哈馬、布基納法索、肯尼亞、幾內亞、索馬里15個國家的17位駐華外交官開啟探尋中國農業新質生產力,見證中國農業發展變遷的“中國機遇”之旅。
走進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各國使節和國際友人參觀了楊凌示范區展廳、上合組織農業基地五周年成果展區和楊凌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不少使節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在楊凌示范區展廳,大家圍著形似大碗的農作物品種展示平臺駐足參觀,不時發問。
隨后,駐華外交官一行走進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觀摩了全自動化垂直農業生產系統,現代化的植物工廠讓外交官們贊嘆不已。
在楊凌良科農業科技公司,育種專家宋協良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和玉米、小麥品種情況。
“我們的‘良玉99’玉米品種抗倒伏能力強,八級大風都刮不倒。”宋協良介紹說,“我們現在正在創建噸半田,一年種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地里的這些管道是做什么的?”
“這是我們的水肥一體化設備。”宋協良回答。
“我們國家氣候比較干旱,這個設備適合在我們當地進行推廣……”肯尼亞共和國駐華使館一等秘書薇瑪·洛雅圖姆說道。
“此次考察增進了大家對中國旱地農業技術創新的了解,體驗了未來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柬埔寨王國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帕拉瑪在“機遇中國看楊凌—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倡議五周年駐華外交官楊凌行”座談會上表示。
近年來,楊凌憑借著國家首個農高區,全國唯一農業特色自貿片區、綜保區和上合組織農業基地,“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等多重疊加優勢,將一粒粒楊凌科技種撒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廣袤的土地上。楊凌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在現代農業領域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先后建成13個海外農業科技示范園,輻射面積達3000多萬畝,一粒粒攜帶著“楊凌科技”的“金種子”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生根發芽,結出現代農業合作的豐碩果實。
來源:農業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