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2日,美聯儲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后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之間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多數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預計今年內或最多實施一次降息。
這是美聯儲自去年9月以來連續第七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美聯儲政策聲明稱,最近幾個月,美國物價水平在實現美聯儲設定的2%長期目標方面“取得了溫和的進一步進展”。這一措辭較此前聲明中“缺乏進一步進展”有明顯變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指出,通貨膨脹率已從約7%的水平大幅下降至2.7%,但仍然過高,美聯儲仍將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立場,需要看到更多良好數據來增強對通脹率持續向2%邁進的信心。
此前,一些經濟數據普遍指向美國經濟降溫,為降息提供了進一步支撐。例如,今年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折年率由1.6%修正至1.3%;5月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67.4,大幅低于預期值76;5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下降至48.7,同樣不及預期。不過,最新發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大幅超過預期。數據顯示,美國5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7.2萬人,比預期高出9萬人。強勁的勞動力市場表現,讓美聯儲有更多理由推遲降息。
美聯儲當天還發布了最新一期經濟前景預期。與3月議息會議相比,美聯儲維持了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長2.1%和2%的預期,同時預計今明兩年美國失業率分別為4%和4.2%。根據經濟前景預期,19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對今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預測中值為4.9%至5.4%之間。其中,11名成員認為美聯儲年內最多實施一次降息,8名成員預計美聯儲年內將實施兩次降息。絕大多數官員預測,截至2025年底,美聯儲有望實施多達5次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聯儲政策聲明公布的幾個小時前,美國5月消費價格指數(CPI)出爐。該數據顯示,美國5月CPI同比上漲3.3%,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3.4%,兩組數據創下了2021年以來的最低同比增幅,均低于此前經濟學家的普遍預期。這進一步增強了外界對美聯儲在年內宣布降息的信心。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的最新數據顯示,美聯儲在今年9月的議息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超過60%,11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接近85%。
不過,美國民眾對通脹數據的放緩并不買賬。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等機構調查顯示,民眾生活壓力加大,特別是生活在社會中下層的少數族裔尤其如此。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是造成壓力的主因。美國勞工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美國食品雜貨價格比2020年3月上漲24.6%,外出就餐價格上漲25.6%。但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抱怨稱,食品價格漲幅遠高于此,例如,麥當勞5種銷量最大的餐食價格平均漲幅高達141.4%。他們曬出4年前與現在的購物小票進行對比,價格漲幅基本都超過50%,最高的超過300%。尤其是牛奶、雞蛋這些日常食品,價格都已翻倍。
現實生活中的價格水平反映了公眾對當前美國經濟狀況的真實感受。密歇根大學發布的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如今的消費者信心水平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以及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低水平相似。人們對當前的經濟狀況非常擔憂,常常因價格太高而不敢花錢。對于美國民眾的現實感受,鮑威爾表示,美聯儲不會指示民眾怎樣感受經濟,“人們各有各的體驗,美聯儲只會以數據為依據”。
與此同時,長時間維持高利率也給美國經濟帶來嚴重影響。一方面,高利率環境阻礙美國企業投資和擴張,影響經濟活力;另一方面,加劇了美國債務風險。按照目前利率水平,2024年聯邦財政將支付高達8700億美元的國債利息,明年利息總額將突破萬億美元。
此外,美元持續走強令不少國家貨幣承壓。日本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日元貶值趨勢恐將持續,令日本經濟明顯承壓,不利于日本走出通縮,同時給日本零售、能源、航空等行業帶來壓力,加重依賴進口原材料企業的負擔。韓國專家表示,韓元貶值疊加國際油價大幅上漲等因素,使企業成本不斷增加,負擔加重,韓國內需進一步疲軟的可能性將增大。
對于美聯儲而言,目前仍面臨著雙重風險:降息過快引發“二次通脹”,降息過慢損害經濟增長。未來3個月將是重要的觀察窗口期,在美聯儲7月議息會議之前,會發布1次通脹相關的數據,而到9月議息會議開始前,還會有3份通脹數據出爐,屆時將有更多數據為美聯儲的行動提供依據。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