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直以來,糧食安全都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老字號糧油企業愛菊集團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國門,形成哈薩克斯坦北哈州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西安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三位一體”的流通大通道,讓糧食“買得到、運得回”,打造輻射陜西省乃至西北地區的中亞“海外糧倉”,不僅助力中亞農業水平的提高,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打造了陜西企業出海范本,也豐富了陜西乃至國內老百姓的餐桌。
走進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下稱愛菊集團)精心打造的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務區的現代化工業園區,記者被眼前景象所震撼。先進的面粉、大米、食用油加工設施與升級后的科普文化館、健康生活飲食體驗館和放心產品展銷中心交相輝映,每一處都散發著企業的專注與創新氣息。愛菊集團將園區設施融入80畝絲路菊花展,打造了一個集觀賞、學習、品鑒、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花園式園區,讓每一位走進園區的市民都能“請進來、留得住、有所得”。
作為中國糧油業的璀璨明珠,愛菊猶如一顆閃耀的星辰,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上,率先點亮了創新與合作的燈塔。在廣袤的中亞大地上,它以匠心精神精耕細作,用創新之筆繪就了一幅幅絢麗的畫卷,成就了一段段令人矚目的傳奇。
從長安到中亞:
構建國際農業合作新格局
歷經九十載風霜雨雪,愛菊集團如同一棵參天大樹,根深葉茂,見證了歲月的變遷與時代的洗禮。
“一帶一路”倡議涉及的國家眾多,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文環境和法律法規。一些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時,可能對目標國家的金融體系、貿易流程、稅收規定和投資政策等關鍵信息了解不夠深入。如果再加上與當地政府的溝通不順暢,就可能面臨政治不穩定、投資門檻、外籍員工工作限制以及貨幣兌換問題等挑戰。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企業在海外投資的大型項目難以順利實施。作為陜企國際化的典范,愛菊集團在海外拓展的征途中,以其獨特的“愛菊模式”,開創了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天地,為世界糧油業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愛菊集團立足國內,搭乘“一帶一路”東風,走出國門,探索“糧食安全”供應鏈新模式。企業緊扣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健康糧油產品這一宗旨,以愛菊品牌為依托,以自有銷售網絡為媒介,以中外雙循環為抓手,積極促進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協同,努力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構建了陜西西安、新疆阿拉山口、哈薩克斯坦北哈州“三位一體”跨國物流供應鏈體系,竭力打造“從田間到餐桌”、“從種子到筷子”全產業鏈,讓人民群眾吃上優質放心的愛菊產品。
2023年,愛菊集團在俄羅斯鄂木斯克設立分公司和辦事處,進一步拓寬了俄羅斯優質糧源的進出口業務,提升了愛菊在國際糧源供應渠道的多樣性和穩定性,有效規避了單一渠道的潛在風險,同時也增強了愛菊在境外糧油收購業務中的話語權。
去年中國-中亞峰會后,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園區追加2億元投資,建成了年吞吐量達100萬噸的糧油物資集結中心,為約2000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推動了450萬畝農業種植的發展。產品線由原來的糧油擴展為原裝進口面粉、食用油、飼料、蜂蜜、奶粉五大類,豐富了園區內涵。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為愛菊集團內部籌建的糧食口岸也即將投入使用,在物流運輸效率的提升的同時,將實現"點對點"的高效運輸,并且企業運營費用也將進一步降低。
從“你們”到“咱們”:
打造哈國本土化經營
“在哈薩克斯坦園區的初建階段,我們遭遇了諸多復雜且棘手的問題。盡管如此,憑借堅定的決心和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我們集團最終一一克服了這些挑戰,并成功實現了預期目標。”愛菊集團辦公室主任唐家龍對記者說。
在哈薩克斯坦園區的建設之初,語言的障礙如同一道無形的墻,給建設者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然而,愛菊集團以智慧和遠見,巧妙的引入了新疆的哈薩克族同胞,他們如同架設在文化沙漠中的橋梁,用語言的紐帶,解開了溝通的枷鎖。盡管建設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愛菊集團的員工們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即使在極端低溫中工作時,他們的手有時會因為寒冷而粘在金屬上,但他們的決心和意志從未動搖。
正是這種深植于中國人血脈中的吃苦耐勞精神,使得哈薩克斯坦愛菊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一期,一個年加工能力達30萬噸的油脂廠,僅用半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令人矚目的建設奇跡。這一成就不僅贏得了哈國各界的尊敬,也為中國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在投產儀式上,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通過遠程視頻連線親自見證了這一輝煌時刻,彰顯了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的卓越成就。
愛菊集團將中國企業的管理智慧與哈薩克斯坦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在提升了員工的基本工資的基礎上,引入了多樣化的獎勵機制,對員工辛勤勞動的給予充分的尊重與認可。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聚會活動,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讓哈薩克斯坦員工感受到中國同事的友好與熱情,同時也邀請他們到中國西安,親身體驗中國的發展與中華文化魅力。此外,愛菊集團的公益行動,如捐建住房、修建道路、提供教育物資,不僅在經濟上為當地社區做出了貢獻,更與哈薩克斯坦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促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從種子到豐收:
共繪一帶一路新圖景
"愛菊項目是中哈兩國在產能和投資合作上的典范。"2018年8月17日,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專程視察時對園區給予了高度評價。
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創新性的推出了"政府+銀行+企業+農場主+高校"的訂單農業模式,有效指導農戶種植,解決銷售難題。面對西方輿論和當地抵觸,愛菊集團牽頭成立新型合作社,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等,采用"訂單農業、訂單收購"模式,提供從種子研發到收購的全鏈條服務,指導農戶精準種植。項目初期推廣150萬畝,目標達到1000萬畝以上。這種模式避免了與當地沖突,構建了中哈農業命運共同體,受到哈國人民的廣泛歡迎,增強了他們對中國的好感,提升了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的影響力,有助于推動中國農業"走出去"。
經過多年辛勤的耕耘,愛菊糧油已成為中國農產品市場上一張亮麗的“名片”。作為陜企出海的先行者,愛菊愿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愛菊經驗”。
未來愛菊集團將致力于將哈薩克斯坦愛菊園區打造為集生產、加工、銷售、研發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境外投資平臺,吸引更多中國企業入區建廠,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該平臺不僅能夠顯著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更將成為促進企業之間信息交流與技術合作的橋梁,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助力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乘風破浪,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