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動漫產品吸引年輕人前來選購。 馬昭 攝
繼抽盲盒、抓娃娃之后,如今,年輕人又喜歡上了逛谷子店。“谷子”由“Goods”(商品)音譯而來,代指帶有二次元IP屬性的徽章、立牌、海報等周邊商品。
連日來,走訪發現,谷子店在西安悄然興起,正在默默改變著西安部分傳統商場的狀態,在年輕客流和差異化競爭中開辟了新賽道。
谷子店,是個什么店?都有啥?
所謂“谷子”,由“Goods”(商品)音譯而來。廣義上說,它可以指代一切漫畫、動畫、游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的周邊商品。而“二次元”簡單來講就是在紙、屏幕等平面上所呈現的動畫、游戲。
6月17日,在小寨銀泰,一進門,便被一家挨著一家的谷子店“包圍”。其中不乏西安二次元界的“首店”——動漫周邊連鎖品牌“次元GO”西北首店、集換式卡牌賽高卡牌西北首店、全新IP衍生品線下販售品牌GOODSLOVE西北首店、二次元書店鋼鐵月球西北首店、優質的二次元圖書漫庫西北首店……
除此之外,一樓的公共區域可供“二次元”愛好者們自由進行表演,二樓的舞臺處會不定期舉辦各種“二次元”活動,三樓也有專門的擺攤點。
《全職高手》《排球少年》《間諜過家家》等近期熱門IP的產品都被擺在醒目的位置。幾乎每家店里都有不少年輕人在選購。
“00后”“10后”熱衷購買“谷子”
談起“入坑”,“00后”楊婷宇回憶,一開始是感覺漫畫和游戲畫面很漂亮,后面被相應的故事內容吸引,“我覺得好的動漫、游戲是一種欣賞門檻低,但是本身質量很高的藝術作品。作品的畫面、音樂、世界觀和想傳達的精神是很值得品味的?!?/p>
現在,楊婷宇仍舊喜歡“二次元”的作品,“就像看書、看電影一樣,對我來說是一種休閑娛樂活動。”
2023年年底以來,西安市小寨十字每到周末就會迎來大批“二次元”,楊婷宇也經常參與其中。對她而言,線下的沉浸式更強。
“西安的部分商場會舉辦一些活動,比如邀請知名coser扮演角色、為角色舉辦生日派對等。這種‘野生’漫展給人一種二次元人物走進現實的感覺?!彼f,總是能在活動中認識興趣一致的新朋友。
“店里的顧客從小學生到上班族都有,但主要還是大學生和高中生。消費的話,比較便宜的像吧唧(徽章)、貼紙,單價在20元以下,玩偶、手辦相對較貴,基本是百元起步。”一家谷子店店員說,目前,他們店里平均客單價在百元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對消費群體進行細分,“90后”“00后”“10后”是谷圈核心。其中,“00后”“10后”熱衷購買“谷子”,“90后”購買手辦的比較多。
一般來說,一個IP的相關谷子有吧唧、色紙小卡拍立得、亞克力牌/磚/流麻/掛件、手辦、盲盒、抱枕等。其中前三者因體積小、重量輕、價格親民等特點,成為消費者“吃谷”的主流選擇。
楊婷宇說,她最近的一筆買谷消費是某品牌和chiikawa(動漫)的聯名。“chiikawa講述的是小動物之間的珍貴友情。大IP能保證產品銷量,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也能買到單價更便宜的周邊商品。”
“二次元+”為商業注入新活力
今年2月,西安ACG國際動漫游戲展覽會在西安臨空會展中心舉行,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動漫盛會;5月,第十六屆夢鄉動漫展在西安舉行,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動漫愛好者參與……
就實體店來說,像小寨銀泰這樣谷子店聚集的商場也成為泛二次元用戶群體時常光顧的“必去之地”,逐漸開始自發形成特有的“文化街區”現象。
今年端午假期,小寨銀泰實現了日銷售額超過150萬元,單品牌單日最高銷售額達20萬元,客流單日同比提升309%。
距離小寨銀泰不遠,位于西安市長安路上的另一家商場也推出了“二次元”電音節,不定期在街區內舉辦宅舞活動、周邊物料交換市集等。
“顯然,繼潮玩、明星周邊之后,二次元文化的流行為購物中心在發掘小眾市場粉絲文化經濟方面,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口。”二次元擁躉牟強表示,商場通過創造新穎的消費場景,吸引顧客流量并引發社會熱議,同時借助粉絲群體的高度忠誠度和粘性,將流量迅速轉化為實際收益。
發展二次元產業有很大空間
“目前,從呈現的狀況看,西安和成都等地沒有什么不同。但是西安的發展速度很快。”在谷子店玩扭蛋的大學生張煜鑫表示,以前,他想要參加個漫展,光票務信息都要找半天,更別說全是谷店的商場了。
數據統計,2023年中國二次元行業規模增長27.6%,達到2219億元,每年人均消費超千元。線下門店也在這一時期從野蠻生長走向品牌化、規范化、規模化,由小賣部發展到垂直品類獨立店、連鎖店。
今年1月,栢奕游戲動漫文化產業園在西安浐灞國際港陜西數字出版基地揭牌,今后將在技術研發、動漫創意、美術設計等產業領域構建數字經濟與游戲動漫IP產業相結合,將進一步促進游戲動漫產業集聚和產業鏈構建,打造西部游戲動漫文化產業航母艦隊。
“西安在發展二次元產業并帶動消費增長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标兾魇∩缈圃何穆醚芯恐行闹魅螐堁啾硎?,可以通過政策扶持、完善產業鏈、提升文化消費體驗、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以及推動跨界融合與創新等措施,為城市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具體來說,制定針對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提供稅收、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打造產業園區,集聚上下游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提高整體競爭力。應鼓勵產業間的跨界合作,如與旅游、教育等領域的融合,創造新的消費點和增長點。
來源: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