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日本賽區決賽15日在東京舉行。來自日本各地的10名參賽選手圍繞“追夢中文,不負韶華”這一主題分享了自己與中文結緣的故事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6月15日,在日本東京,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杜柯偉(左)為一等獎選手中西凰華頒獎。 胡曉格 攝
比賽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主辦,日中友好協會承辦,分為主題演講、知識問答和才藝展示三個環節。經過激烈角逐,來自日本兵庫縣神戶中華同文學校的中學二年級學生中西凰華拔得頭籌,將代表日本參加全球總決賽。
在演講環節,中西凰華以“通往世界的大門——挑戰變臉”為題,和大家分享了她執著追逐的中國夢——成為變臉師。中西凰華與中國川劇“變臉”結緣于6歲那年的春節,在神戶中華街第一次看到變臉表演后就被它的神奇所折服,從此立志學習變臉。但她的拜師之路并不順利,為拜師學藝,她甚至給日本全國能查到的所有變臉師都寫了拜師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中西凰華說,中文和變臉的學習之路讓她學會了堅持,在她的努力下終于得償所愿走進了變臉的藝術世界,她對接下來的中國行充滿期待。
在才藝表演環節,中西凰華現場展示了變臉,引得臺下叫好連連。此外,中國書法、詩歌朗誦、《新貴妃醉酒》歌曲演唱、《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演奏等精彩節目也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6月15日,在日本東京,選手在“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日本賽區決賽中展示中文書法。 胡曉格 攝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杜柯偉在致辭中表示,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有助促進民心相通。青年決定著中日關系的未來,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踴躍學習中文,投身中日交流合作。希望大家通過語言學習,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做中日友好的維護者、中日交流的促進者、中日合作的推動者,為開創中日關系的美好未來注入青春力量。
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橋本逸男在致辭中結合自己多年的中文學習經歷,講述了他眼中中文的魅力和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喜愛。他表示,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載體,日語和中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日本人對中文有天然的親切感,希望大家能更加積極學習中文,增進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