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評價5月經濟數據時表示:5月份,在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外需有所改善、“五一”假期等因素帶動下,服務業、消費和進出口都有所回升,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展望下一階段,經濟有望繼續延續回升向好的態勢,國內需求有望繼續恢復,宏觀政策的效力也在持續顯現。
多位專家分析指出,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達到今年以來最快,國內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均處于高位,未來宏觀政策繼續在擴大需求方面發揮效應,特別是財政政策發力空間充分,有望發揮托底作用。
5月消費同比增速達到今年以來最快
5月份,在五一假期、“6·18”網購促銷提前、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綜合作用下,市場銷售有所加快。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比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1%,是近期的新高。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稱,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快于4月的2.3%。季調后環比增長0.51%,達到今年以來最快增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今年“五一”長假全部落在5月,而去年有2天落在4月,因此假期錯位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今年5月的社零同比增速。另外,近期政策面出臺汽車、家電、家裝等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對家電、家具等商品需求也有一定提振。
據文旅部數據,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長7.6%,出游總花費同比增長12.7%,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8.2%和13.5%。
“今年以來,消費市場總體上來看持續呈現恢復向好的態勢,展望下階段,盡管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仍待進一步提升,但是支持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增長的有利因素也比較多。”劉愛華在發布會上表示。
制造業投資“仍有韌性”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勢良好。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0.30%。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0%,增速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1.9和4.4個百分點。
制造業投資方面,1-5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6%,快于全部投資增速5.6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57.3%。
國內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都處于高位。王青指出,這種情況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沖房地產投資下滑帶來的影響,加之近期出口表現較強,外需回暖也能部分抵消內需偏弱對生產端的抑制效應,這些因素支撐今年以來工業增加值維持較快增長水平。
溫彬表示,1-5月制造業投資增長9.6%,略低于1-4月的9.7%,呈現出一定韌性。制造業投資增速仍保持在兩位數水平,主要得益于基本面改善和政策支持。
劉愛華在發布會上表示,總體看,今年以來工業生產增長較快,轉型升級持續推進。下階段推動工業較快增長的有利因素較多。
展望未來,王青認為,短期內制造業投資有望延續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穩中有升勢頭,估計全年增速將達到8.0%左右,較上年加快1.5個百分點。這顯示今年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改善。
5月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總體來看,5月份,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運行總體平穩。”劉愛華在發布會上表示。
近期,相當多的國際機構、國際組織都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全年增長預期。比如世界銀行近期上調2024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到4.8%,比上期的預測值高出0.3個百分點。
劉愛華表示,國際組織和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充分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信心。
從宏觀政策來看,5月中旬以來,各項政策繼續按照4月30日政治局會議部署加快落地。
王青認為,接下來宏觀政策在推動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同時,如何引導房地產行業盡快企穩回暖,以及通過切實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及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效提振內需,引導物價溫和回升,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宏觀調控的重心所在。
溫彬認為,未來宏觀政策繼續在擴大需求方面發揮效應,特別是財政政策發力空間充分,有望發揮托底作用。考慮到去年二季度基數偏低,預計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有望回升至5.5%左右。
在擴大有效需求方面,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指出,房地產政策繼續做好保供給、促需求、穩房價。財政政策可以考慮加大力度、靠前發力,通過中央發國債轉貸地方、政策性銀行放貸給地方政府、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等方式緩解地方財政壓力。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該降準降準,該降息降息。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