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蛋、攪團、漿水魚魚、鍋盔辣子……在西咸新區窯店街道劉家溝村農家樂,這些特色美食讓游客饞涎欲滴。“這些菜都是我的最愛,很有特色。吃著這些‘美味佳肴’,就想到了童年,吃的是健康,品的是鄉愁。”來自西安的胡先生樂呵呵地說。
近年來,西咸新區積極整合挖掘鄉村資源,大力完善和提升鄉村建設和旅游設施,因地制宜發展生態游、鄉村游、休閑游、田園采摘體驗游等農旅融合產業,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新路徑。
王吉利經營著以窯洞為特色的農家樂,他家以前在窯洞居住,隨著農家樂的興起,王吉利將窯洞進行了升級改造。“我從2015年起經營農家樂,這幾年,隨著游客越來越多,生意也逐漸好了起來,好多客人都提前打電話預訂,回頭客特別多。”王吉利高興地說,以前在西安做生意,也照顧不上家。現在,經營農家樂既能照顧家,又能掙到錢,實現了“雙贏”,去年農家樂純收入20余萬元。
劉家溝村窯洞農家樂不但給經營者帶來了一定的收入,還解決了村里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給村民們開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我們村先后被省、市評為特色旅游示范村,也是西咸新區唯一入選首批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單位。村上利用農家閑置窯洞,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窯洞、游葡萄園’為主要特色的鄉村旅游。窯洞農家樂日接待游客2000人(次)以上,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200余戶。”劉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陳西說。
“這瓜汁多脆爽,內瓤香甜,真好吃。”在西咸新區正陽街道南舍村瓜果大棚里,游客們忍不住摘下甜瓜一邊吃一邊高興地說。
大棚里,游客們邊摘邊嘗贊不絕口。大棚外,村民們分揀裝箱忙得不亦樂乎。“我家有4畝地流轉給合作社,每畝地一年流轉費1200元。我有3座大棚,目前,甜瓜、西紅柿正是成熟季,每天有好多游客前來品嘗購買,大棚瓜果每年純收入在10余萬元。”南舍村大棚種植戶尹保興說。
“這兩天放假,我們從西安過來,不僅能在農家樂品嘗到美食,還能在田園吃到香甜可口的甜瓜,又能采摘到飽滿多汁的普羅旺斯西紅柿,還能在附近景區游玩、賞景。”游客黃女士說。
近年來,西咸新區圍繞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目標,立足新區優勢,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形成了生態旅游、觀光休閑游、自然風光游等于一體的現代生態休閑農業新格局,年吸引游客46萬多人(次),旅游收入1400多萬元,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來源:陜西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