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為加強和改進民營企業職稱工作,從拓寬申報渠道、樹立科學評價導向、建立多元化評價方式等6個方面制定出臺了20條政策措施,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長期以來,民營企業人才存在職稱評審難問題。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暢通評審“綠色通道”“直通車”,有利于民營企業引才、留才、用才,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各地實踐來看,推動民營企業建立完善的職稱評審體系,仍存在不少難題待解。不同于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與崗位、聘用、職務晉升、工資福利密切掛鉤,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目前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注,大多數民營企業并沒有類似的制度安排,職工想評職稱面臨“無處可評”的尷尬境地。不少民營企業人才流動快、高層次人才少、配套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企業職稱評審工作的正常開展。目前,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整體上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各地加快探索,推進相關舉措落地實施。
探索職稱評審新模式。比如,有些地方推進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直通車”,對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實行單獨分組、單獨評審;民營企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可直接申報相應級別職稱;在專業技術人才密集的創業孵化基地、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區等地設立職稱申報受理服務點;論文、獎項不再是申報職稱的“必填項”,而是業績成果的“可選項”;等等。可以看出,民營企業職稱評審要結合實際情況,不能照搬教條,要符合民營企業選人用人需求,推動職稱評審工作在民營企業落地生根、創新發展。
完善職稱評審標準。在民營企業開展職稱評審應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考核,注重市場認可和對企業的實際貢獻。為此,應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制定職稱評審標準,與企業相關的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庫要吸納一定比例的民營企業專家。此外,應加快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進一步簡化申報評審程序,精簡職稱申報材料,減少證明事項,推廣在線評審,逐步實現網上受理、集中評審。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暢通人才向民營企業流動渠道,完善職稱評審制度是重要一環。應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將職稱評審結果作為確定崗位、考核晉升、薪酬分配等的依據,引導專業技術人員主動參加職稱評審、提升專業水平、服務企業發展,真正讓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