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日元已經到了日本央行也“扶不起”的地步。
日本官員6月24日再度警示“必要時對外匯市場進行一天24小時全天候干預”的準備,但市場并不以為然。期權倉位顯示,投資者預計日元還有繼續下跌空間。
投資者的放棄不是空穴來風。根據日本財務省公布數據,4月26日至5月29日期間,日本當局花費了9.8萬億日元(約合613億美元)干預匯市。雖然日本當局并未說明干預的具體日期,但交易模式顯示,4月29日和5月1日曾有兩輪重大干預行動。
從日本外匯儲備數據可看出,日本央行的干預手段可能包括賣出美債。這些干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日元持續貶值的壓力。然而日本央行在6月利率決議中宣布將縮減購債規模,但又欲說還休地表示,具體細節仍將留待7月利率會議上公布,使得日元再次承壓。
雖然日元走軟利好出口企業業績,但也給日本經濟帶來諸多壓力。而除了長期疲軟的日元,日股近期也初現疲態,錄得外資大量流出,不少機構對日股前景發表悲觀預測。
“24小時外匯干預”警示也阻止不了下跌
周一(6月24日)亞太交易時段,美元對日元匯率再度攀升至4月29日以來的最高點159.93。彼時,該貨幣對曾觸及34年來的高點160.245。
日本最高貨幣官員、財務省副大臣神田真人不得不再次緊急口頭干預警示。24日,他稱日本已做好“在必要時對外匯市場進行一天24小時全天候干預”的準備。他還表示,美國將日本列入外匯監測名單的決定對日本的貨幣戰略沒有影響。一旦外匯市場出現過度波動,日本當局將采取適當措施進行干預。
“我們將對過快或由投機行為引發的外匯市場波動采取堅決的應對措施。”但同時,他也表示當局并未設定具體的干預水平。美國財政部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將日本與之前的六個國家一同列入了外匯監測名單。
摩根大通策略師多那瀨淳也(JunyaTanase)解讀稱,匯率波動的速度及其性質,比如由投機性拋售日元引發的波動,將是日本財務省決定是否干預的關鍵。
日元目前的交易價格與日本當局干預的心理閾值相比,還有一段距離,因為當前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波動幅度尚未達到日本政府預設的干預閾值,即快速變動10日元的范圍。具體來說,一項衡量美元對日元匯率從過去28天最低點到周一高點浮動的指標顯示,該波動幅度為6.32日元,比神田真人此前描述的“快速”變動幅度10日元仍低了約3.7日元,意味著盡管日元波動加劇,但尚未到需要緊急干預的程度。
投資者似乎也對日本當局的干預警示不為所動。在貨幣期權市場中,用來對沖日元對美元升值的保險費(期權成本),相比對沖日元下跌的保險費,已經連續五天下降。這說明,交易者押注日元仍將進一步貶值。
截至北京時間25日19:30時,美元對日元仍報159.44,在神田真人講話后曾于周一歐洲交易時段短暫回落,但隨后重啟升勢,離34年低位仍僅有一步之遙。
還值得注意的是,與今年稍早日本當局切實干預前的表態略有不同,日本官員最近幾周似乎對干預更為謹慎。比如,6月初,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ShunichiSuzuki)稱,官員們將繼續關注匯率走勢,但干預應該是有限的。
巴克萊證券日本駐東京的外匯策略師門田真一郎(ShinichiroKadota)表示,美元對日元短期內仍將保持上行趨勢,因為無論今年日本央行加息和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如何,美日之間利差都仍太大,難以阻止相關套利交易引發的日元拋售。直到2025年,隨著日本央行和美聯儲延長加息以及降息周期,以此更有意義地收緊利差,日元才能最終擺脫套利帶來的持續下行壓力。Monex外匯交易員格溫(HelenGiven)也稱:“我越來越相信,日本貨幣官員正在放棄日元。美日收益率的差距現在實在是太大了,并且現在美聯儲暗示年內將僅降息一次,美日利差因而不會在短期內有實質性的改善。”
此外,門田還補充稱:“資金流動動態上的一些變化,比如新的小額投資非課稅制度(NISA)免稅下日本散戶更多對外投資,基本足以抵消一半以上的(日本對美國)經常賬戶盈余和結構性赤字對日元的影響,也掩蓋了日本入境旅游業繁榮給日元帶來的任何積極影響。”不過,他也坦言,日本當局對外匯市場的干預仍是做多美元對日元的交易者最大的擔憂。綜合上述因素,他預計美元對日元匯率到今年年底,將持續在160左右交投。
連日股也漲不動了?
市場對于日元疲軟以及日本外匯官員的頻頻口頭干預警示似乎已習以為常,正如市場已習慣了日股的屢創新高一樣。然而,后面這種規律,近期卻被打破了。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14日的一周內,海外投資者凈拋售價值2500億日元(合16億美元)的日本股票,連續四周凈賣出日股,錄得去年9月以來最長連續凈賣出紀錄。受此影響,日經225指數自3月22日創下歷史新高以來,不僅長期處于停滯狀態,還久盤必跌,下跌了5.6%,而同期MSCI亞太指數整體上漲了1%,美國標普500指數更上漲了4.4%。東證指數的交易額近期也已降至年內最低水平。
IGMarketsLtd.的分析師HebeChen直言:“今年稍早海外投資者對日本股市的樂觀情緒顯然遇到了減速帶。投資者面臨著一個自我反省的問題,即日本股市的驅動力是否可持續。”
美國銀行對基金經理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日本股市已經見頂。而在花旗和安本投資(abrdnPlc)等機構看來,由于企業治理改革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前景仍不明朗,日本股市前景可能變得更悲觀。
花旗分析師阪上亮太(RyotaSakagami)表示,日本股市正面臨“重大調整風險”,此前被市場解讀為積極因素的一些情況,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兌現。安本投資分析師DavidZhou表示,未來3~6個月,比起日股,安本更青睞中國和印度股票,由于政策支持,更多資金預計會流向中國和印度。而對于日股,海外投資者可能需要看到企業治理改革取得更多進展,才能繼續大舉投資。
同時,投資者對日股的基本面即日本經濟也有所擔心,同樣拖累日股。
而這背后又要回到日元長期弱勢。過去多年,弱勢日元被認為有利于日本出口和經濟,但隨著日元持續疲軟,投資者轉而更關注弱勢日元的負面影響,即加大日本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損害日本經濟。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的生越愛紗(AisaOgoshi)稱,“我們希望看到日元走弱的趨勢至少出現一些底部”,這可能更有利于日本國內經濟。
摩根大通證券的策略分析師高田將成則強調:“從全球股票動向來看,自6月以來市場開始意識到美國經濟增速放緩風險。為此,對于日股,資金也從經濟敏感型股票轉向優質股。而日本的優質股數量有限。因此,資金的這一偏好變化,預示著日本股市可能長期橫盤。”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