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遼東灣畔,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走進盤錦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一座世界一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正加速建設。
這個由中沙兩國攜手共建、并被納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的項目,總投資達837億元,主要建設1500萬噸/年煉油和乙烯、PX等共32套工藝裝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目前,項目主裝置樁基施工已全部完成,以土建基礎和裝置區地管為重點的現場施工正在全面鋪開,3座百米煙囪順利完成施工封頂。
項目,是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最直觀的可視性成果。6月18日,徐大堡核電4號機組順利實現穹頂吊裝就位,中俄核能合作項目徐大堡核電3號、4號機組全部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此前,盤錦偉英興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聚芳醚酮生產與加工項目開車運行……多個重大外資項目為遼寧注入發展活力。
一面是高質量“引進來”,一面是高水平“走出去”。在外資項目落地遼寧開花結果之時,遼寧在海外的投資項目也同樣精彩。
去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務實合作項目清單正式發布,朝陽浪馬輪胎巴基斯坦項目(二期)榜上有名。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浪馬輪胎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在巴基斯坦注冊成立合資公司,致力于打造巴基斯坦第一家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制造、研發基地。2022年3月,項目一期正式落成,成為中巴產業合作的明星項目。
此外,遼港集團莫斯科別雷拉斯特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服務網絡覆蓋俄羅斯、波蘭等國家和國內37個城市;東軟醫療肯尼亞項目順利完成,可為肯尼亞76%人口提供醫療影像診療服務。
項目“引進來”“走出去”,離不開服務“建樞紐”“架橋梁”。從今年5月遼寧省發展改革委密集舉辦的服務企業“走出去”相關活動,可以看出遼寧對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視和支持。
5月8日,遼寧省發展改革委與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簽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工作方案,宣布建立政銀聯動工作機制,未來三年將在全省范圍內投放不低于300億元貸款,支持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僅隔一天,又舉辦企業“走出去”能力提升培訓,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中能建國際建設集團相關領導和專家現場授課,為企業解讀相關政策,提供專業輔導。
近年來,遼寧還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各成員單位高質量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積極培育境外經貿合作園區;成功舉辦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等重大活動;加快“數字絲綢之路”建設,6市獲批設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遼寧RCEP公共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上線,被外貿企業廣泛使用。
與此同時,遼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碩果累累。
經貿合作方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遼寧商品已出口到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累計完成超1.1萬億美元。今年1月至5月,遼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完成貨物貿易進出口額1588.1億元,高于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增速3.4%。
文化交流方面,截至去年10月,遼寧在全球25個國家建立26所孔子學院、1個漢語中心和3個孔子講堂,遼寧省屬高校舉辦孔子學院數量居全國第一位。多次舉辦“尋根之旅”“中華文化大樂園”等活動,吸引1600余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組建“中國·遼寧東北亞語言交流譯配中心”,完成200多集影片譯制,并在海外播出。此外,遼寧還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締結正式友城40余對、友好合作關系140余對,“朋友圈”不斷擴大,開放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下一步,遼寧將持續鞏固合作基本盤,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新空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在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
來源:吉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