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投資額達13億元的百事食品陜西生產基地破土動工,這是總部位于美國的百事集團首次在中國西北地區布局生產基地,也是百事公司過去五年內在華進行的第五次重大投資。“百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高水平開放和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近年來持續加快在華投資進程。”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謝長安說。
百事公司的此次投資是外資加快在華投資進程的一個縮影。除了廣闊的市場、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相關部門今年以來推出一系列舉措加大力度吸引外資,成為吸收外資的重要加分項。
“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中國的投資環境將更加完善。相信會有更多的外國投資者感受到,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近日表示。
引資結構持續優化
21764家,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前5月同比增長17.4%,延續去年以來新設企業較快增長的態勢。
4125.1億元,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前5月同比下降28.2%,但規模仍處于歷史高位。“金額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去年高基數影響。”上述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說。
需要關注的是,前5月,我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171億元,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引資504.1億元,占全國引資比重較上年同期分別提升了2.8個和2.7個百分點,顯示出我國引資結構持續優化。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數字經濟等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成為不少外資企業加碼中國市場的重點領域。
思科便是其中一例。4月,思科宣布將與中國香港數碼港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究人工智能領域前沿技術。思科還與上海遠景科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在零售業和高端制造業打造更可持續的數字化生態圈。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需要更多企業的合作。”思科全球副總裁及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黃志明說,思科將與中國合作伙伴、學術機構等各方緊密合作,不斷深化中國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產業鏈的構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穩外資持續加力
今年以來,穩外資政策力度持續加大。
在投資促進方面,境內外舉辦十余場重點招商推介活動,推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走進地方,密集會見跨國公司高管,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在服務保障方面,商務部召開11場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180余件。
在優化環境方面,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商務部開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外資24條”)實施評估。
6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外資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多措并舉穩外資。
“此次會議強調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正是我國在政策方面對外資的表態,有助于提升對外資的吸引力。”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西方經濟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詹宇波表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認為,今年全球國際投資形勢依然嚴峻,在年中這一時間節點再提穩外資工作的重要性,對下半年具體領域深化開放,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具有重要牽引作用。
新舉措在醞釀
為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一系列新舉措正在醞釀推出,包括修訂發布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減少外資準入限制、推出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舉措等。
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有望加快推出。從近幾年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的調整變化情況不難看出,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是受鼓勵的外資投向。
國家發展改革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負責人華中日前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已啟動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修訂工作。“全國目錄的修訂將繼續以制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同時促進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支持力度。”華中說。
推出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舉措也將加快。“在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中,預計醫療、電信領域將會出臺更多的開放舉措。”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表示。
在畢馬威中國咨詢首席戰略官蔡偉看來,中國不斷減少外資準入限制,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水平,在外資企業非常關心的醫療、增值電信等領域開展準入試點,表達了中國深化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的誠意,也實實在在為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合作創造了便利條件。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