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極右翼勢力是否將在政治舞臺上創造歷史?國民聯盟主席巴爾代拉能否登上總理之位?左翼聯盟會異軍突起嗎?6月30日舉行的法國國民議會選舉首輪投票將對這一系列問題作出初步解答。法國人此次投票的熱情很高,截至當地時間中午,投票率已經達到25.9%,超過兩年前國民議會選舉投票日同一時間點的18.4%。法國《巴黎人報》說,極右翼國民聯盟“突破權力天花板”這一顛覆性局面出現的可能性對各政治陣營的選民都起到了動員作用。該黨的支持率在最近開展的一系列民調中都處于領先位置。輿論認為,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前舉行國民議會選舉的這場“政治豪賭”極有可能失敗,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年建立后,極右翼政黨或將首次在國民議會取得多數席位,甚至有機會組建政府,“法國正進入未知水域”。這場選舉不僅關乎法國政壇,美聯社說,兩輪投票結果將影響著法國的軍事政策、歐洲的金融市場以及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美國“政治新聞網”認為,歐盟與北約有可能被“撼動”。
“突破權力天花板”?
當地時間6月30日8時,法國各地的投票站開放,投票截止時間一般是18時,但在巴黎、里昂等大城市,投票站關閉的時間會推遲1至2個小時。近5000萬法國選民將選出國民議會577個席位的歸屬。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有候選人得到超過所在選區半數的選票,且票數超過選區登記選民數的25%,那么就直接當選;否則得票數排名前兩位的候選人進入7月7日舉行的第二輪選舉。
法新社說,隨著俄烏沖突進入第三年,能源與食品價格飆升,反對移民、“疑歐”的國民聯盟的支持率激增。美聯社稱,許多法國人對通貨膨脹和經濟現狀感到擔憂,同時認為馬克龍與普通人的生活脫節。國民聯盟“挖掘”并助長了這種不滿情緒,如今在所有民調中位居領先位置。據法新社報道,最近的民調顯示,國民聯盟以35%至37%的支持率領先,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以27.5%至29%的支持率位列第二,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陣營支持率為20%至21%。英國《經濟學人》說,中間派聯盟將在此次選舉中“蒙受恥辱”:一名分析人士認為,他們得到多數席位的機會是0%。
“馬克龍缺乏人氣是這次選舉的核心問題。”英國《衛報》30日稱,在他領導的復興黨中,有候選人刻意使用沒有他名字和面孔出現的競選海報。許多中間派人士希望馬克龍在競選期間保持低調,以避免造成這次選舉是一場“反對馬克龍”公投的感覺,但他仍然幾乎每天接受采訪并公開發表評論。
法國民眾對這次國民議會選舉的投票熱情很高。法國外交部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7日,海外法國公民通過網絡投票的人數已達到創紀錄的41萬人,遠高于2022年的25萬。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截至30日中午,首輪選舉的投票率為25.9%。“這是(法國)立法機構選舉自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民調機構益普索的研究主管加勒德稱。民調顯示,第一輪選舉的投票率在61%至65%之間。上次選舉的投票率為47.5%。
法國《巴黎人報》說,國民聯盟“突破權力天花板”這一顛覆性局面出現的可能性起到了動員作用。一方面,左右陣營的支持者希望抓住這次投票機會,而不必等到2027年大選;另一方面,對國民聯盟和左翼聯盟的“恐懼”促使另外一部分人去投票。法國《世界報》此前就在一篇社論中呼吁民眾采取行動反對極右翼。“給予它任何權力,無異于冒著眼看兩個半世紀以來建立和克服的一切逐漸瓦解的風險”。《巴黎人報》說,在如此短的時間里,一場勢必簡單化甚至具有諷刺意味的競選活動進一步激化了這些情緒。
“將陷入無休止的爭吵”
“極右翼國民聯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掌權。”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稱。若國民聯盟及其盟友能夠獲得國民議會絕對多數席位,28歲的巴爾代拉有望成為下一任法國總理。路透社說,法國戰后曾3次出現“共治”,即總統和總理來自對立政治陣營,但沒有一次國家最高決策層之間的世界觀如此不同。
美聯社稱,法國總理對國民議會負責,領導政府并有權提出法案。在“共治”時期,法國總統的國內權力被削弱,但國防與外交政策被認為是其非正式“保留領域”。不過路透社稱,巴爾代拉已經表明態度,自己將就全球議題對馬克龍提出挑戰。美國“政治新聞網”說,馬克龍可能將發現,他總統任期的最后幾年陷入比預期多的國內政治斗爭,其國際舞臺上的伙伴將質疑他的決策能維持多久。
外界普遍認為,即便是在民調中排名第一的國民聯盟也很難在選舉中單獨獲得絕對多數的議席。法新社援引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歐洲主管拉赫曼的話說,此次投票的結果將是出現一個“懸浮議會”,法國將走向政治混亂和困窘的一年。俄新社援引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專家盧基亞諾夫的觀點說,國民議會的各個政治派別將陷入無休止的爭吵,這樣即便政府制定了明確的政策路線,也難以得到執行。另外,國民聯盟缺乏治理經驗。
法國《費加羅報》用“法國屏住呼吸”“躍入未知”等字眼來形容此次選舉的不確定性。在過去3周緊張而激烈的競選活動中,購買力、移民、安全、民生等問題成為優先討論事項。《費加羅報》稱,選民期待在這些問題上得到回復,但各政黨根據形勢變化而“即興編寫”并隨后修正的競選綱領能否滿足他們的期望?一方面是“新人民陣線”的憤世嫉俗,另一方面是國民聯盟令人不安的機會主義,它們都無法消除人們的擔憂。“在渴望進入新篇章的意愿面前,冒險進入未知領域的風險將產生多大影響?”
“拜登團隊感到擔憂”
法國此次選舉引發其他國家的高度關注。歐洲動態網說,其他歐盟成員國擔心,如果法國極右翼勢力獲勝,將在歐洲內部引發新一輪“疑歐論”。路透社稱,屆時,法國可能將從歐盟的支柱之一變為它的“眼中釘”,扭轉馬克龍有關歐盟加強團結與自主防御的呼吁。如果獲勝,國民聯盟也將為法國在俄烏沖突上的立場帶來不確定性。盡管該黨如今表示將幫助烏克蘭抵御俄羅斯的進攻,但它劃定了紅線,比如不提供遠程導彈。
“馬克龍的賭博看上去注定要失敗之際,拜登團隊感到擔憂。”美國“政治新聞網”29日披露說,拜登的助手擔心馬克龍的舉動可能引發遠超出法國范圍的后果,從長遠來看,這可能也會給美國及其烏克蘭等盟友帶來更多挑戰。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則將美法領導人的困境聯系在一起。“拜登與馬克龍很脆弱,歐洲也是如此。”報道說,6月早些時候,這兩位總統共同紀念諾曼底登陸80周年,其間,拜登強調了自由與民主。但僅僅過了幾周,兩名領導人捍衛各自價值觀的能力似乎變得更脆弱了。文章將美法稱為北約、戰后建立統一歐洲以及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支柱”,但如今,拜登在總統競選首場電視辯論中的糟糕表現令美國的不確定性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法國也是如此。在烏克蘭危機和民族主義浪潮高漲的背景下,北約和歐盟面臨罕見的艱巨挑戰。
美國“政治新聞網”也稱,法國此次選舉可能“撼動歐盟與北約”。文章還提到,法國是擁核國家,并且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如今極右翼有機會在這個國家組建政府。而在金融方面,交易員們擔心政治緊張局勢將擾亂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歐元區的核心地帶將出現新一輪不穩定。總而言之,這是歐洲幾十年來最重要的一場選舉。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