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無疑是當下最受關注的經濟熱詞之一。
圍繞“新質生產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低空經濟、商業航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十多個產業。
順應產業發展大勢,咸陽也在加快探索適合自己的路徑,企業和政府的發展理念也在不斷刷新。
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佳年代”)作為國內最早涉足光伏封裝膠膜領域的企業之一,是一家專業從事功能薄膜材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全球有五大生產基地,陜西百佳年代就是其中之一。
在陜西百佳年代,看企業如何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上下功夫,生產一線上如何涌動著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活力與動能!
加“數”賦能,降本增效
當前,隨著全球光伏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對組件的需求大幅增長,各類輔材、配套產業也迎來了新的春天。
在光伏產業鏈中,膠膜放在組件鋼化玻璃或背板與太陽能電池之間,用于封裝并保護電池片。主要用于包裹電池兩側,在電池與玻璃(或背板)之間起到緩沖作用。因此,膠膜能為光伏組件封裝提供高效、穩定的性能,延長組件使用壽命,最大限度將太陽光透過膠膜引導至電池片,提升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
“作為膠膜生產企業,陜西百佳年代一期8GW項目于2022年7月投產。在2023年,快速擴建了二期8GW封裝膠膜項目,目前處于驗收和小規模試運行階段,一期二期全線投產后,可滿足西北地區16GW光伏組件封裝配套需求。”4月3日,走進陜西百佳年代,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全速運轉,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井然有序地開展工作。公司總經理錢冰介紹,他們高度重視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水平,目前生產線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今年,我們將著重進行設備升級改造,讓收卷、投料等崗位用智能化機器取代人工,看卷即目視化檢測已經改造完成,用瑕疵儀設備取代了人工。接下來還會增加AGV物流小車,引進MES系統等讓所有生產數據信息化,規避人為導致的錯誤。”錢冰說,數字化、信息化賦能后,人工會節省20%左右,生產效率會提高30%左右,產量產能將會繼續提升。
“我們一直致力于做智慧化‘黑燈工廠’,今年即將投產的二期生產線就將朝這方向打造,這會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去年咸陽基地8條生產線,產值8億元,今年二期投產后,14條生產線,產值將達到12億元。”
據悉,咸陽將強化規劃目標引領作用,細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目標任務,支持像陜西百佳年代等一批重點企業建設數字車間、智能工廠,展現“咸陽制造”“咸陽效率”“咸陽速度”。
催“新”出新,開拓市場
只有緊緊跟蹤并把握科技前沿變化,才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百佳年代在高分子功能薄膜行業超過17年的深耕,緊跟市場發展趨勢,積極構建新產業格局下高分子功能薄膜產品體系,現已形成“產品種類豐富、下游應用廣泛、核心產品突出”的業務格局。
“目前百佳年代封裝膠膜在全球占據重要的市場份額,在TOPCon、異質結、BC、鈣鈦礦和疊層鈣鈦礦封裝技術上實現迭代升級,復合邊框涂層材料、輕質組件封裝材料滿足量產配套,產品技術向上游合成粒子延伸,產業鏈布局不斷拓寬。公司參與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正在牽頭起草鈣鈦礦團體標準,推動行業發展。”在陜西百佳年代產品展示廳內,通過圖文、視頻、實物詳細展示新能源產業鏈發展、產品用途和公司的發展歷程、品牌聲譽等,該公司生產經理崔創鋒介紹,他們設有“百佳新材料研究院”“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光伏產品檢測中心”,搭建“光伏產品檢測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和“全場景實證基地”,為企業產品研發和技術升級護航。百佳年代注重與專業科研機構和院校合作,搭建“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與東南大學、常州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探索高分子功能薄膜領域前沿技術,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力。百佳年代光伏組件膠膜產業,除了咸陽,在國內的常州、鹽城、滁州以及國外的越南都設有生產基地,并先后與隆基、天合光能、晶科、晶澳等光伏頭部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百佳年代咸陽生產基地作為咸陽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封裝膠膜主要供應商,產品適配度非常高,占有率也從最初的30%、60%到現在的80%。
科技創新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生命線。未來,整個西北地區,百佳年代咸陽生產基地還將作為人才孕育的搖籃,孕育出更多精英級人才,持續將各類人才輸送到其他各個基地。
在科技創新方面,咸陽也積極實施“專精特新”培育工程向百佳年代這樣的企業看齊,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目前,咸陽分別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65家、11家。同時,還將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為主抓手,聚焦科創項目、科創企業、科創產業,統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24年謀劃實施創新能力提升項目69個、產業升級提升項目182個。
以“綠”為本,低碳發展
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
作為制造企業,“綠色工廠”就是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是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也是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來陜西百佳年代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1年半,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小到提倡無紙化辦公、員工綠色通勤,大到實施‘智轉數改’、廠區規劃建設,身體力行踐行著國家低碳號召。”公司技術部工藝工程師南冬說,百佳年代積極貫徹低碳經營理念,從原材料選用、生產制造、固廢排放等過程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公司積極優化用能管理系統,先后獲得了《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產品碳足跡證書》以及《溫室氣體排放核查證書》,用先進的管理辦法推動企業綠色運營,2023年百佳年代獲評“省級綠色工廠”,今年積極向“國家級綠色工廠”奮進。
據悉,百佳年代包括咸陽在內的五大基地也在積極推進廠區清潔電力建設,僅常州總部就已建成1.49MW光伏電站,可實現清潔能源年發電量約190萬度,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00余噸。新建基地也均遵循國家“綠色工廠”的建設標準,積極推行綠色生產、綠色制造的運營理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從生產制造、固廢排放等過程減少能源、資源消耗。
綠色發展更是貫穿到產品中,據悉,百佳年代最新研發的疊層鈣鈦礦組件專用膠膜,采用公司專屬配方,無極性化合物析出,方便加熱拆解組件,可實現材料的回收利用。公司最新推出的輕質高透增強前板采用特種熱塑性材料,易回收,更環保。
未來,百佳年代將繼續深耕新能源領域,依托完善的高分子功能薄膜創新應用平臺、百佳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平臺和創新力量,不斷通過技術變革、產品創新等,主動擁抱變革,用更長遠的戰略眼光,更堅定的發展信心,穿越行業周期,為構建新型產業鏈生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貢獻百佳力量!
來源:咸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