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1900多家企業,超過5000名客商……6月26日,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以下簡稱“亞博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市開幕。參展的既有大規模、高規格代表團,也有慕名而來的中小企業。從最初的地方性經貿洽談會,到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展會,亞博會這扇窗口持續擴大。
“亞歐黃金通道”為各國提供合作機遇
走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館,國際化氣息撲面而來。塔吉克斯坦的糖果、烏茲別克斯坦的果醬、白俄羅斯的奶制品……琳瑯滿目的展品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在伊朗國家館,一張張波斯地毯懸掛在展廳四周。這些以繁復精美的對稱圖案著稱的織物,將展廳變成了華麗的“方盒”。展廳內,伊朗阿嗨公司的馬赫迪·沙萬迪·巴赫希向觀眾詳細介紹伊朗特產。他表示,他帶來了伊朗的陶器、地毯、掛毯等,這些工藝品完全由手工制作,耗時耗力。“博覽會為我們提供了展示的窗口。希望借助這個國際化舞臺,獲得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巴赫希在中國經商多年,每屆亞博會他都參加。今年,他第八次如約而至。在他看來,雖然全球經濟面臨多重困難,但得益于亞博會,伊朗特產的知名度在新疆日益提升,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在展館另一側,塞爾維亞展廳前人頭攢動。工作人員熱情地邀請觀眾品嘗當地特色咖啡、巧克力、紅酒等。塞爾維亞第一商會會長吳巍表示,今年是塞爾維亞首次在亞博會獨立設館,“感謝博覽會這個大平臺讓我們展示塞爾維亞特產,這是我們向中國市場推廣產品的重要渠道”。
依托新疆獨特的區位、資源和環境,作為在新疆設立、唯一面向亞歐國家的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展會,亞博會為推動中國和亞歐國家深化經貿合作、增進人文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提升了新疆經濟發展質量和對外開放水平。
一組數據折射出新疆的經貿發展。烏魯木齊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1379億元,同比增長49.5%,增速居全國前列。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46.6%,占新疆外貿總額的91.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說,黨中央賦予新疆“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這一重要定位,“我們將借助中國-亞歐博覽會開放平臺,大力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
看到“擁有巨大潛力的開放市場”
自2011年首次舉辦以來,亞博會成為亞歐各國開展經貿合作的重要渠道,更讓各國看到充滿發展機遇的開放市場。
哈薩克斯坦參展商迪達爾·阿庫洛夫是第一次參加亞博會,他希望借此機會打開中國市場,結識新伙伴。參展第二天,幾名采購商就向他表達了合作意向。他說,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是哈薩克斯坦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也是“擁有巨大潛力的開放市場”。
哈薩克斯坦副總理茹曼加林表示,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雙方已在多個核心項目上取得進展,“哈薩克斯坦期待與中方共同努力,實現更多合作項目”。
在吉爾吉斯斯坦展館,阿斯庫奈國際旅游公司總經理卡帕洛娃用中文向觀眾推介當地旅游項目。她表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她期待讓更多中國游客了解吉爾吉斯斯坦的自然風光、人文特色和農產品,也希望進口更多的中國優質產品。
吉爾吉斯斯坦總理阿·扎帕羅夫表示,中國是吉爾吉斯斯坦主要經貿伙伴之一,“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雙方友好合作將提升至新高度”。
馬來西亞展館工作人員穿著鮮艷服飾,伴隨音樂起舞。“借助博覽會,希望更多中國人可以了解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馬來西亞旅游局工作人員克里斯緹娜·黃說,他們為此次亞博會帶來了12名“國家級舞者”,現場表演舞蹈,希望加深兩國人文交流。
亞博會將越來越多地區和企業連接起來
從東到西,從北到南,中國-亞歐博覽會將越來越多的地區和企業連接起來。
本屆亞博會首次設置粵港澳地區企業展區。據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代表紀蔚渝介紹,作為香港第一家公用事業機構,截至2023年年底,該公司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生產商,“希望借此次博覽會,抓住發展機遇,為促進亞歐經貿合作、推動國家能源轉型貢獻力量”。
塔吉克斯坦第一副總理霍利克佐達表示,該國在水電、光伏、冶金、化工、建筑和農產品生產加工等領域發展潛力巨大,期待通過本次亞博會與中國達成新合作。
哈薩克斯坦副總理茹曼加林指出,中哈兩國貿易是多元化的,兩國已成功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聯通網絡,包括高速公路、鐵路、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等。未來,哈薩克斯坦將更積極地利用跨里海國際運輸線,促進貿易走廊多樣化。
此外,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等一批標志性項目陸續建成并投運,中吉烏鐵路項目3國政府間協定于今年6月初簽署。中國與各國合作的廣度不斷拓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