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商洛市山陽縣陸家灣村
盛夏時節,陜西商洛市山陽縣陸家灣村一派熱鬧景象。荷塘里的荷花,散發出陣陣荷香,一群身著漢服的游客,到蓮花池邊打卡拍照。微風拂過,荷莖搖曳,靜美與靈動融為一體。
近年來,商洛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圖為商洛市柞水縣老庵寺村
特色產業融合發展
在柞水縣勝利村木耳種植基地里,王金富在木耳晾曬架間不停地穿梭。
“要讓背面的木耳也能曬到太陽,多翻幾次曬出來的品相更好!”王金富熟練地翻動晾曬架上的木耳,豐收的喜悅掛在臉上。
近年來,商洛市聚焦建設特色農業強市,發展壯大“菌果藥畜茶酒”等優勢特色產業,一體化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在特色產業帶動下,西北核桃物流園、新雨丹產業園相繼建成,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持續推進。食用菌、核桃、中藥材等7個特色產業規模穩居全省首位。
圖為商洛市商州區七星村
昔日鄉村華麗蝶變
6月22日,商州區上河村農耕體驗園里,各類瓜果掛滿枝頭,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除草、澆水,滿園歡聲笑語。
2023年初,上河村將核桃樹下的若干地塊進行整合,作為農耕實踐基地,提供農具、肥料和技術指導,讓認領者能夠親身體驗農耕文化。每到節假日,占地50余畝農耕體驗園里處處都是勞動的身影。
“這兩年我們村的變化非常大。”說起上河村的變化,村民王尚林喜笑顏開,過去,柴草、垃圾隨處可見;如今,垃圾有人清理,污水及時處理,廁所干凈衛生。
同上河村一樣,丹鳳縣資峪溝村、鎮安縣正河村等昔日的小村莊紛紛經歷一場華麗蝶變。鄉村環境從過去的一處美、一時凈轉變為全域美、全年凈。每到節假日,游客紛紛來到秦嶺深處尋找“詩和遠方”。
圖為商洛市丹鳳縣許家塬村
文明新風潤心田
“老人娃娃樂開花,幸福生活人人夸!”6月25日晚,洛南縣羅坡村文化廣場上,鄉村文藝人才在大舞臺上綻放光彩,拉二胡、扭秧歌、說快板……現場熱鬧非凡。
羅坡村黨支部書記申敏俠說,村上積極培育文化生活自我供給能力,探索文化傳承、自我創造、外出展演的公共文化供給新模式。
以全省“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示范點建設為依托,商南縣白玉溝村建成了商洛市首家文明禮堂,并附帶了廚房和舞臺。白玉溝村黨支部書記余益喜說,禮堂已經承辦多場婚禮,比在酒店辦省錢省事,更少了大操大辦的攀比風氣。
富民產業旺起來、鄉村環境美起來、文明新風樹起來……漫步在商洛的山水鄉村,處處都能感受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勁脈搏。一幅村美、人和、業興、民富的新圖景正在秦嶺山水間徐徐展開。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