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咸陽市各大景區進入參觀熱潮,各地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參觀革命遺跡、聆聽紅色故事、重溫入黨誓詞、悼念革命先烈”等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與此同時,隨著我市紅色旅游景點持續火熱,各地游客也紛紛前來參觀學習,感受紅色文化的力量。
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
安吳青訓班望月樓。
7月1日,涇陽縣安吳鎮安吳堡村的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內,統一著裝的黨員干部群眾跟隨講解員的腳步,一同走進紀念館參觀學習,探尋紅色印記,感悟紅色力量。
安吳青年訓練班是抗日戰爭初期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初為“中央青年部”)為適應抗戰需要和回應廣大愛國青年抗日救國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在國民黨統治區——涇陽縣安吳堡村創辦的一所戰時青年干部學校,其前身是“戰時青年短期訓練班”。
安吳青年訓練班自1937年10月在涇陽縣創辦,在歷時兩年半的時間里共舉辦訓練班14期,培訓學員1.2萬多名。學員結業后相繼奔赴各條戰線,從事軍事、政治、民眾運動等抗日救亡工作,推動了抗日青年運動的蓬勃發展,促成了中國青年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為中國青年運動譜寫了光輝篇章。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依托革命青年書稿、青訓故事和生活老物件、紀實圖片等珍貴資料,再現戰時青年訓練班學員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認真觀看文獻資料、聽取講解、互動交流,不時駐足凝視,仔細觀看紀念館內珍藏的照片、革命文物,了解每一張圖片、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感人故事。大家紛紛表示:今后要以革命先輩為楷模,繼承和發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馬家堡關中特區舊址
馬家堡關中特區舊址大景。謝禎 攝
連日來,馬家堡關中特區舊址迎來參觀“高峰期”,一波又一波的游客走進旬邑,接受馬欄紅色文化的洗禮和熏陶。6月26日,在旬邑縣職田鎮馬家堡村的馬家堡關中特區舊址,聽著講解員的講解,人們自覺地默默聆聽、參觀,感悟革命前輩的精神力量。
馬家堡關中特區舊址位于旬邑縣職田鎮馬家堡村,距縣城20余公里。這里曾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后更名為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機關所在地,是關中地區革命斗爭的指揮中心。
2010年,為了搶救保護革命遺存,旬邑縣委縣政府對馬家堡紅色旅游景區進行了開發建設,于2011年7月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馬家堡革命舊址完整地保留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渭北高原上的民俗鄉土建筑風格,浮雕旁邊的一排排的房屋就是當年的革命遺存,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這里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錄著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參觀過程中,我被深深觸動。在這里,我仿佛能聽到革命先輩們激昂的演講,感受到他們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而奮斗的堅定信念。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們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做新時代的好少年。”12歲的云南游客劉鑫龍感慨說。
秦都厚天博物館
位于秦都區西環路北段的厚天博物館是咸陽市最大的民營博物館,館長程根強懷揣多年夢想,在2020年創辦了這家博物館。
黨員干部職工在秦都厚天博物館重溫入黨誓詞。
“我一生愛好收藏,20-50歲,從各個地方淘來了許多‘寶貝’,剛開始也沒想那么多,只是希望讓更多的人能通過文物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程根強說,“2022年,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創辦了秦都紅色文化講習所,從2020年11月博物館建成開館至今已免費接待游客10余萬人。”
博物館設有陶瓷、紅色文化、石刻、近現代名人字畫等6個展廳,展陳主題鮮明、形式新穎,藏品類別豐富、質地精良,擁有古代陶瓷350件、字畫100多幅、古代石刻文物155件(組)。
這里的紅色文化陳列館內展出了革命年代老物件等500余件。該館陳列的“百年黨史”“紅色咸陽”“秦都區新發展”,讓大家通過一件件珍貴的紅色文物、一張張黑白斑駁的照片、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面,重溫了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以及秦都區的發展歷程。
“歷史不斷證明,紅色精神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老一輩革命家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正是他們的奮斗,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生活。”“紅軍戰士挖野菜、啃樹皮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也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紅色文化陳列館外,孩子們用筆寫下了參觀后的感受。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壯美山川秀。紅色咸陽,這塊神奇瑰麗的土地,孕育了無數英才。
戰火的硝煙雖然早已散盡,但我們將永遠銘記這一方紅土地上的紅色歷史。它不僅為咸陽留下了不朽的革命精神,也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永遠前進。
來源:咸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