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18時35分,滿載著日用百貨、汽車及配件等貨物的X9043次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奔赴哈薩克斯坦、里海和阿塞拜疆巴庫等地。
十年跨越,馳而不息。從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出發,奔跑在“一帶一路”上的中歐班列,不僅喚醒了這條貫通亞歐的貿易“黃金通道”,也給三秦大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十年間,陜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4.2%、高于全國9.2個百分點。近三年,陜西中歐班列開行量年均增長12.8%,突破5300列。開行量、重載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居全國第一。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這條貿易“黃金通道”不斷出現“檢察藍”的身影。
“生活垃圾中偶爾含有未熄滅的炭火,如遇大風天氣,一點火苗就很容易引燃垃圾中的輕飄物。如果隨風侵入鐵路,有可能會損壞鐵路接觸網。”7月4日,在寶雞市隴海鐵路K1176+930處沿線,陜西省秦嶺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國艷蕊一邊查看垃圾回收站整改情況,一邊提醒鐵路工作人員,注意中歐班列鐵路沿線的安全隱患。
隴海鐵路東起連云港,途經江蘇、安徽、河南、陜西、甘肅五省,貫穿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中歐班列的重要通道,承擔著重要的運輸任務。
今年2月,秦嶺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發現,寶雞市隴海鐵路K1176+930處,緊鄰鐵路安全防護網有7處垃圾回收臺,對中歐班列運行安全造成一定影響。為有效推動問題解決,檢察官綜合考量群眾生活便利,以及鐵路運行安全等多方因素,積極對接鐵路部門和屬地行政機關,推動相關部門重新規劃垃圾回收臺位置,督促相關部門對清理后的地方進行覆土復綠。
同時,檢察官在辦案中積極聽取群眾意見,推動鐵路站段將群眾反映的鐵路涵洞積水影響出行、滲水井無防護等問題,予以登記造冊并逐一解決。目前,7處垃圾回收臺均已被拆除,相關部門進行了初步覆土復綠,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整治。
為確保中歐班列運行安全,以此案為契機,省檢察院開展了“鐵路安全環境治理、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專項檢察監督”活動,重點圍繞非法占用鐵路建設用地私搭亂建,在鐵路沿線鋪設塑料薄膜、地膜,傾倒和堆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問題開展專項監督。
為確保中歐班列安全運行,陜西檢察機關還推出一系列措施。
制定出臺服務保障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共建“一帶一路”等制度性文件;
成立省級涉外檢察業務機構,統一辦理及對下指導涉外的各類檢察案件;
推動最高人民檢察院“一帶一路”檢察研究基地在西安設立,依托研究基地分別成立省檢察院、西安市檢察院“一帶一路”檢察服務中心;
建立健全高質效辦理涉外案件的實質化審查、司法協助、域外法查明、調查核實等機制;
加大涉外案件辦理的規范化建設和工作指導力度,依法妥善辦理涉外刑事案件,開展刑事司法協助;
監督執行國際法原則和國際公約、條約有關規定,對涉外案件辦理不規范問題開展監督;
……
建機制、辦好案、強治理,陜西檢察機關將檢察工作放到“一帶一路”建設大局中謀劃和推動,主動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法治保障。
同時,省檢察院與國家檢察官學院、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員院校及知名高校建設了10個檢校合作基地,積極開展涉外檢察人才培訓、學術論壇、研學交流等活動,構建涉外檢察人才培養制度體系,儲備了一批熟知國際法規的涉外檢察人才,為高質量對內對外開放保駕護航。
“我們將胸懷‘國之大者’,彰顯檢察擔當,護航中歐班列安全運行,以高質效檢察涉外法治工作,服務和保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葛迪說。
來源:西部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