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廣州已開展第二批高快速公路(7條)開放前的技術評估工作。屆時,廣州市高快速公路將開放白云機場、廣州南站等重要自動駕駛測試應用場景。(7月9日《廣州日報》)
作為人工智能賦能汽車行業的典型應用場景,自動駕駛被認為是人類發明汽車以來的一大顛覆性創新,既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賽道,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隨著全球自動駕駛競爭日趨激烈,積極布局新賽道、發展自動駕駛實乃大勢所趨。
作為經濟大市、創新之城、汽車產業重鎮,廣州是敏銳的“搶灘者”。在發展自動駕駛方面,廣州創下多個“首個”:國內第一個發放載客測試牌照,第一個在中心城區主干道開展道路測試,第一個向自動駕駛研發企業發放道路運輸經營牌照,第一個自動駕駛出租車開展商業化示范運營……在潮頭爭先,不僅有賴于扎實的產業基礎、深厚的科研實力,也得益于廣闊的應用市場、持續的政策支持。自2018年起,廣州先后出臺自動駕駛相關系列政策,積極開展道路測試、示范運營及示范應用工作。而不斷擴容的開放測試道路、測試應用場景,便是自動駕駛邁入發展“快車道”的一個側影。
發展并非一片坦途,踏過荊棘方遇繁花。說到自動駕駛,“風口”和“關口”這兩個詞總不免被提及。搶抓風口、突破關口,是自動駕駛發展繞不開的問題。為此,要處理好幾對關系,盡力做好“萬全準備”。
一是近與遠。當前,我國自動駕駛技術進入全場景落地階段,產業活力迸發、前景值得期待。廣州應當乘勢而上,加強謀篇布局,發揮好自身的稟賦優勢,奮力打造“萬億智車之城”“智駕之城”,在自動駕駛這一全球新賽道上不斷累積發展新優勢。
二是力與速。發展講究火候,不能一哄而上。對于自動駕駛,相對理想的狀態是:既不影響既有城市系統有序運行,也不給未來發展拖后腿。為此,需要加強系統思維、鏈式協同,把自動駕駛發展與科技創新、產業水平、城市治理、居民就業等一體統籌。在道路開放測試中,依據“先易后難、由簡單到復雜”,廣州將分步驟分階段開放更多的高快速路,就是穩扎穩打、張弛有度的體現。
三是點與面。無論是出行、物流還是零售、旅游,自動駕駛正對生產生活系統進行全新重塑。從測試試點到全面鋪開,從“樣板間”邁向規?;?,到底還有多遠?這不僅取決于技術突破,還要看“軟件”配套、生態營造。只有靠前謀劃,跨越安全、法律、政策、治理等方面的道道關口,才能全面邁向自動駕駛“智高點”,推動城市列車駛向更精彩的未來。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