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閑錢存哪里?是進行短期的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還是購買更為靈活的貨幣基金?數據給出了答案。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貨幣基金規模整體呈現上漲趨勢,截至5月末,最新規模達到13.67萬億元,相較于去年末增長近2.4萬億元。普益標準數據則顯示,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規模已連續3個月下滑,截至6月末,存續規模為7.66萬億元,相較于去年末減少約8700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調,許多銀行儲戶也開始在市場上尋找代替品,不少存款開始轉向貨幣基金。此外,貨幣基金與互聯網渠道結合緊密。比如,余額寶與京東小金庫除了收益屬性之外,與更多的應用場景結合在了一起,比如購物支付場景等。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僅在銀行渠道銷售,場景能力不如貨幣基金,在收益優勢不明顯時,這種差異帶來的規模增長差距就會更加明顯。”
那么,貨幣基金的收益如何呢?據Wind數據,截至7月8日,有數據統計的364只(僅統計主代碼)貨幣基金中,7日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下的基金產品有170只。同時,市場上規模在千億元級別的35只基金中,有10余只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在1.5%以下。其中,京東小金庫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能維持在2%以上的“獨苗”。
在收益率普遍下滑的背景下,貨幣基金還值得投資碼?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正處于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中,導致短期利率下行,同時金融市場可能會繼續面臨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更傾向于選擇安全性較高的資產,這也會給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帶來下行壓力。
(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