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晚報》報道,不少高校要求在校大學生參與實習實踐,未達到要求會影響學分和畢業。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暑期來臨,市面上出現了能網購的實習證明,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的價格,讓部分大學生打起了花錢走捷徑的歪主意。
眾所周知,大學生利用暑期到企業、社區等單位參加實習,其目的就是通過實地實習,既鍛煉自我,又提高能力,而且也利于畢業后對自我職業的選擇。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大學生卻根本沒有認識到暑期實習的重要性,有的想方設法讓父母到企業、社區開虛假實習證明,以逃避實地實習。加之,一些不法分子也在網上售賣虛假實習證明,這更讓不少大學生打起了“弄虛作假”的歪主意。
其實,大學生使用虛假實習證明,不僅讓實習流于形式,不利于自身能力的培養,而且還涉嫌構成買賣或使用偽造、變造證明文件等違法行為,一旦露餡會影響今后的升學和就業。
因此,筆者以為,防范大學生暑期實習“弄虛作假”,還需多方發力,“嚴”字當頭。首先,企業、社區要“嚴把關”。一旦有大學生到企業、社區等單位虛開實習證明,相關負責人就應毫不留情地予以拒絕。其次,執法要“嚴處罰”。對于網上售賣虛假實習證明的不法行為,相關執法部門應予以嚴厲打擊,重拳治理。最后,學校要“嚴教育”。學校不妨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可通過往屆學生的一些真實例子,讓學生們知曉實地實習對于能力提升、興趣培養、職業規劃等多方面的好處,充分認識到實地實習的重要性,從而自覺遠離虛假實習,或購買虛假實習證明。
此外,防范大學生暑期虛假實習,學校也可通過定學生、定實習單位、定責任的方式,安排學生分批分次進企業、去社區實地實習,并定期或不定期走訪企業、社區了解學生真實的實習情況,從而避免學生虛假實習。切忌不管不問,任憑學生虛假實習,或購買虛假實習證明。當然,要破解大學生暑期實習“弄虛作假”,還需“標本兼治”,比如:高校應建立健全實習管理制度、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解決考研學生的時間沖突問題,實習單位提供對口的專業崗位,實習單位為實習學生提供就業崗位,等等,通過一系列的好舉措和真實惠,讓更多的大學生愿意真實習。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