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金融報記者 畢華章
穿越時光去追溯我國陸地石油產業的歷史,“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走過近120年時光。
這口創造了多個第一的油井,即是“延一井”;它所在的這片土地,便是能源史上灼灼閃光的延長縣;這家已奮斗百年的企業,則是延長石油集團。
歲月無聲,在奉獻能源這項矢志不移的事業中,延長石油緊隨前沿,把握先機,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不斷發力,為企業發展提質增效,為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近120年歷程之中,延長石油更新了一批批技術與設備,產出了諸多原油與燃氣,提升和創造了可觀的效率與效益。與此同時,那份歷經時光淬煉依然“埋頭苦干,不怕困難”的精神,則始終未變。
“延一井”與延長人見證奮斗史
延長,這片富饒的土地上,諸多傳奇的關鍵詞,都繞不開石油。
譬如《漢書·地理志》,以及酈道元《水經注》等,均有對于延長附近石油資源的記載。
至北宋,科學家沈括不僅對這里的石油進行實地考察,采集原油,仔細研究其產狀、性能,并加以利用燒制炭黑,制成油墨。
在《夢溪筆談》中,他對石油的描述則更為詳盡,并且預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于地中無窮。”沈括首次將其命名為“石油”,也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發現并命名石油的國家。
北宋以降,元明清以來,延長的石油愈來愈受到重視,各類記載及用途也更為周詳,除燃燈之外,還被用于醫療等。
及至清末,在諸多因素合力之下,1905年,“延長石油廠”創建。兩年后,在延長縣七里村鉆成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結束了中國陸上不產石油的歷史。
這口油井,從此被人們稱為“延一井”。
這段久遠的歷史,實則是我國石油工業2000年底蘊的積淀,是延長石油源遠流長的明證,也是其無愧為“陸油始祖”的背書。
百年來,歷代延長石油人艱苦創業,為發展石油工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在波瀾壯闊的中國石油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延長石油廠史記載,延長石油廠享有“功臣油礦”的美譽。革命戰爭年代,延長石油廠全體職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生產了大量的石油產品,為贏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延長石油廠孕育發展了埋頭苦干精神,延長石油人也在世代傳承著埋頭苦干精神。
其中,延長油礦共青團女子鉆井隊是典型代表之一。這支鉆井隊成立于1958年11月,由23名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女職工組成。
延長石油史料記載,這群年輕的姑娘干起了男人也很難勝任的鉆井工作,僅用1個月時間,女子鉆井隊就成功地鉆完第一口井。
她們憑著青春活力,用“延安牌”鉆機4次刷新鉆井紀錄,總結出“四勤、三快、眼看四面、耳聽三方”的先進操作經驗。
在她們的努力下,鉆井成本由18元/米降到了15元/米,她們的經驗在延長油礦鉆井大隊得到廣泛推廣。
這些成績背后,是女子鉆井隊隊員們付出無比艱辛的勞動。在工作中,她們認真觀察,細心琢磨,學中干,干中學,學習鉆井規程,熟悉各種機械原理。幾個月下來,操作技術明顯提高,井場面貌煥然一新。
今年已89歲高齡的孫國蘭老人,1957年從衛生學校畢業后,分配到延長油礦醫院當護士。次年,女子鉆井隊成立后,她被任命為隊長,也是中國石油工業第一位女子鉆井隊隊長。
“在鉆井師傅的帶領下,我們用延長油礦自己制作的土鉆機,叫‘延安牌’鉆機,進行鉆井。就在那樣的條件下,我們每月都超額完成任務。我們發揚埋伏苦干精神,那會兒都是20多歲的小年輕,年輕人不干叫誰去干。”孫國蘭說。
在參觀延長石油發展史展廳時,她介紹,那時延長油礦做了很大的貢獻,油的質量非常高。“我能作為那里的一員,很榮幸。現在心里覺得,我仿佛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回到了你們這個年齡。”
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提質增效
時光長河,奔騰不息。
年代久遠的“延一井”,如今已成為人們參觀學習的必經之地。曾經人聲鼎沸的第一座煉油廠舊址上,陳列著各類古老的煉化設施。半世紀前奔波于油井與煉廠間的老式運輸卡車,已經永久停置于石油設備展覽區;與它同在的,還有各類老舊設備,共同組成國家工業遺產景點的一道風景。
歷經榮光的延長石油,見證了我國石油工業發展的百年輝煌,也迎來了軟件與硬件的更迭與涅槃。
石油工業,采油是第一步。然而,如今的采油廠與此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位于延安市安塞縣的杏子川采油廠,建設著一項備受業內關注的CCUS示范工程(CO?捕集、利用與封存)。
這項低滲透油藏CO?驅油與封存一體化關鍵技術,通過捕集煤化工企業排放的CO?用于油田驅油,既把CO?匯集起來減少排放,又注入到地下封存起來,增產原油節約水資源,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眾所周知,采油過程中,注水驅油是較為常見的方法之一。但對于缺水的地區來說,則有不少掣肘,而這項工程節水效果顯而易見。同時,該工程也是全球公認的應對氣候變化、減少CO?排放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有助于“雙碳”目標的推進。
杏子川采油廠采油一大隊副隊長楊永釗介紹,“項目具有一體化、低成本、低成本等多方面的優勢,延長石油結合自身油、氣、煤、綜合化工產業特點,充分發揮CO?源匯匹配優勢,實現“源頭減排-循環利用-永久封存”的低碳產業鏈”。
油氣并舉,也是延長石油的一大特色。
在延長氣田采氣一廠七里村凈化廠,技術組組長高煥介紹說,“延長氣田采氣一廠安全管理中始終重視安全責任落實、風險源頭控制,以強化過程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扎實推進QHSE、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建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現了安環形勢穩中向好。”
延長氣田采氣一廠通過技措應用、管理保障、安全護航等一系列舉措,實現著達產達效目的,同時,也通過精細管理保障安全生產。
技術管理方面,延長氣田采氣一廠集中力量深化延安氣田沉積相研究,充分掌握天然氣成藏規律和主控因素,持續加大自主研發和技術攻關,所屬延氣2-延128高壓集輸采氣區實現了連續10年超產超效,成為了延長石油已開發區塊中穩產時間最長、效益最優的區塊。
據統計,延長石油氣田公司今年年底產量將突破100億立方米,助力延長石油油氣當量實現2000萬噸。
原油開采的下游,與煉化公司緊密銜接。延長石油煉化公司經過整合,旗下包括延安煉油廠、延安石油化工廠、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個公司。
建廠以來,延煉人在“埋頭苦干、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引領下,秉承“讓每一滴油更有價值”的核心理念,堅持走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為社會市場供了源源不斷的清潔石化產品。
延安石油化工廠是延長石油集團煉化板塊的核心企業之一,重組后建成投用的首個大型石油化工廠。
該廠主要生產裝置有240萬噸/年柴油精制裝置、180萬噸/年汽油精制裝置、14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等。主要生產產品有92#、95#車用汽油調和組分、聚丙烯樹脂、液化石油氣、工業硫磺等。
在總控室大廳,一排排控制屏成為亮眼的風景。
延安石油化工廠辦公室副主任高鵬飛介紹,“我們這里配備有IPC先進控制系統,它相當于一個智腦在后臺運行。系統上線以后,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幅下降。同時,我們系統的收率有很大的提升,兩個系統的收率大概提升在0.66%和0.19%。”
他表示,得益于該系統的作用,整個裝置的平穩率也有優勢,“因為減少了人為操作的失誤,所以整個裝置的平穩率也有一個大幅的提升。”
綜合型能化巨頭貢獻“延長力量”
匯聚能源,延長價值。
百年底蘊積淀,如今的延長石油集團,已發展成為大型綜合型能源化工巨頭企業集團,旗下產業已覆蓋石油和天然氣產運儲銷、油氣煤綜合化工、管道與燃氣、煤炭與電力、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研發等多個領域。
在煤電板塊,總裝機容量規劃4×1000MW的富縣電廠,是依托煤炭資源優勢而建設的大型火電項目。
一期項目建設2×1000MW高效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發電機組,是陜北至湖北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總投資約80億元。
二期項目建設2×1000MW機組是“陜電入皖”直流輸電工程的配套電源點,總投資約78億元,2027年8月雙機投產。
延長石油富縣發電公司黨群工作部負責人權海龍介紹:“二期項目建成后,富縣電廠總裝機容量將達400萬千瓦,邁入省內電廠裝機容量前列,年發電量最高可達200億度,實現營收約70億元,納稅約4億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對促進延長石油集團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延長特色電力品牌,緩解外送省份電力供需缺口,助力延安革命老區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與此同時,延長石油還創造了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等諸多典型優質項目。
位于靖邊縣的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榆能化公司),是總投資近400億元的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該項目主要裝置包括2x180萬噸/年甲醇,2x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150萬噸/年渣油催化熱裂解和6套總產能為190萬噸/年聚烯烴裝置。該公司是國內技術和產品領先、陜西規模最大的聚烯烴生產供應商,是國內聚烯烴行業最具影響力企業、國家水效和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
榆能化公司的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采用了延長石油“煤油氣合成工藝綜合集成專有技術”,開創了資源清潔轉化、化石原料多元化生產的新路徑,踐行了生態優先、環境友好、循環利用、資源節約的新發展理念。
延長石油榆能化公司黨群工作部張洪華介紹,該項目具有碳氫互補優勢明顯,節能減排效果突出,以及實現廢水“近零排放”等特點。
他介紹道,“項目采用23項國內外先進技術,將延長石油自有的煤、油、氣資源綜合深度轉化,有效彌補了煤制甲醇‘碳多氫少’和天然氣制甲醇‘氫多碳少’的不足,達到碳與氫的最佳配比,顯著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數據顯示,該項目能源轉化效率達到61.88%,碳資源利用率達到55.75%。與現代煤化工項目相比,能源轉化效率提高16.88%,碳資源利用率提高17.74%。
同時,項目噸甲醇綜合能耗1.193噸標煤,較行業先進值年節約80萬噸標煤;噸甲醇水耗僅為1.78方,較行業先進值年節水1500萬方以上;每年減排二氧化碳600余萬噸、減排二氧化硫500余噸。廢水回用率達到 97%以上,每年可節水 2000萬方以上,解決了能化企業高濃鹽水處理的瓶頸問題。
諸多頗具競爭力的項目,為榆能化公司帶來可觀的效益。去年,該公司實現銷售額223.73億元、稅費21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97.95億元、工業增加值38.09億元。
除此之外,延能化、魏墻煤礦、定邊鹽廠等,也各具特色,共同為延長石油集團的能源事業發揮著光和熱。
百年輝煌,延長石油已經探索走出了一條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深度轉化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在特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等領域,掌握了一批國際國內領先的前瞻性創新技術。
如今的延長石油,建成投產了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化工園區、全球首套煤油共煉和合成氣制乙醇等多個工業示范項目。同時,正在開展多項高端能源化工技術中試和示范,基本形成了綜合型能源化工產業格局,成為保障國家能源供應的重要力量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尤其2023年,延長石油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50.23億元,同比增長3.75%;利潤總額140.07億元,同比增長68.3%。實現稅費431.76億元,工業總產值2144.3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以上。
百年延長,不僅實現著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也為全省工業經濟穩增長貢獻著“延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