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把科技成果轉化前的投入和試錯成本都降低了,這不僅為企業減輕了負擔,也提高了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今年,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推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創新模式,作為首批合作實踐的公司,西安初源賽爾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武亮深有感觸。這也是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今年深入開展制度創新的成果之一。
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資料圖片)
今年上半年,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的“成績單”上成果滿滿:圍繞政府職能轉變、金融服務創新、貿易便利化等領域培育形成25項創新案例;落地全省首只規模2000萬美元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為全省引進和利用外資開辟了新路徑;全市出口二手車同比增長86%等等,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全市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和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
全省首只QFLP試點基金落地
為引進和利用外資開辟新路徑
今年1-6月,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培育形成25項創新案例,其中有4項為國家級創新成果,包括“科技創新五力新模式”“聚焦西安‘一帶一路’重要節點 著力提升政務服務‘向西開放’便利化國際化水平”“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光儲充一體化應用走出去”。
“著力‘做優生態’,以高效政務服務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是“聚焦西安‘一帶一路’重要節點 著力提升政務服務‘向西開放’便利化國際化水平”創新成果中的重要舉措之一。巴基斯坦留學生Norman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4月,他的公司落戶在了西咸青創園。選擇在這里創業,正是西咸新區關于外籍人才創新創業試點政策吸引了他。“公司主營網站設計、程序開發等信息技術服務相關業務,這里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對我很有吸引力。”Norman表示。
圍繞金融服務創新等方面,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也有所創新。今年,全省首只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基金——陜西智霧私募股權基金(規模2000萬美元)落戶陜西自貿試驗區能源金貿區功能區,為全省引進和利用外資開辟了新路徑,目前已實現進資200萬美元,獲得了商務部FDI認定,同時也是全國首筆QFLP外匯管理試點業務。
在貿易便利化方面,創新推出“安檢前置、區港聯動、抵港直裝”的中歐班列出口貨物區港一體化監管模式,貨物出區時間由原來2天以上壓縮到2小時內,西安綜保區出口通關時效從1.6小時降到0.8小時,降幅達50%。
在全省首創業務模式
讓二手車出口更加便利
上個月27日,以“聯通歐亞、貨達全球”為主題的中歐班列(西安)現代國際物流體系推介說明會在新疆舉辦,推介說明會上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其中,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與天予順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新疆天予順通二手車出口集散中心項目合作協議。2024年,天予順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擬投資5000萬元,依托中歐班列(西安)、西安綜合保稅區等功能優勢,打造專業的二手車出口集散中心。項目建成運營后,將實現二手車出口超3000臺/年,實現出口貿易額約10億元,與浐灞國際港共同推進中歐班列(西安)二手車出口集散基地的建設,形成外貿增長的新亮點。
今年,西安市二手車出口一站式服務中心揭牌運營,在全省首創“二手車出口+中歐班列+綜保區集結+啟運港退稅”業務模式,讓二手車出口更加便利。“一天之內能辦完車輛所有的手續,三天之內就能拿到退稅款,大大緩解了我們企業的資金壓力。”西安秦寶騾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1-6月,西安新增二手車出口資質企業31家,共出口二手車1735臺,同比增長86%;出口金額4613萬美元,同比增長1.35倍,二手車出口業務高質量發展也為全市穩外貿、調結構作出了積極貢獻。
多部門協同聯動形成合力
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
“下半年,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要圍繞各自的特色優勢產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各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的改革創新訴求,以制度創新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點和堵點,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將積極對標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加強學習研究,推動特色改革事項進入國家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1+N+X”政策體系。
同時,聚焦協同協作形成創新合力,積極主動加強與海關、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溝通交流,通過多部門間的協同聯動,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統籌資源合力,推動工作高質量開展,努力形成更多的多部門聯動、系統集成性高的制度創新成果。
來源:西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