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多家銀行紛紛宣布調整其無卡取款服務。興業銀行從7月10日起停止手機銀行中的ATM掃碼取款服務,客戶仍可選擇有卡取款、刷臉取款或前往營業網點辦理取款業務。
交通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和工商銀行也分別于5月24日、5月9日、5月17日和4月17日起,停止或調整了各自的無卡取款服務。客戶在這些銀行仍可通過智能機具、掃碼取款、刷臉取款等方式辦理現金提取業務,或直接使用銀行卡在ATM機上進行取款。
工商銀行客服還介紹了掃碼取款的操作方法,包括在ATM機上選擇相應選項、使用手機銀行掃碼、輸入取款金額并通過認證,最后在ATM機上完成取款操作。同時,客服提醒客戶注意取款額度、次數和掃碼有效時間的限制。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銀行調整無卡取款業務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隨著掃碼取款和刷臉取款等更便捷方式的普及,銀行需要優化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其次,從安全性角度出發,預約取款由于存在時間差,可能帶來潛在風險。因此,銀行在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時,將安全性作為首要考慮,同時確保身份驗證并遵循時空統一原則。
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客戶需求的多樣化,銀行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強風險管理。未來,我們可以期待銀行存取款業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