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游打卡,以前只會問“好不好玩”,現在不一樣了,要問“city不city啊?”
“City不City啊?”“好City啊~”這句刷屏的網絡熱梗出自一位外國博主在中國旅游時和妹妹的對話。由于語調魔性洗腦,吸引了許多網友模仿。在大家的演繹下,這句口語成了城市化、洋氣、新穎,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詞。
根據《2024暑期旅游市場預測報告》顯示,西安上榜暑期國內十大熱門旅游城市前五,同時位列入境游熱門城市前五。西安暑期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高達148%。
環城公園:城墻邊的漫時光
一大早,記者首先來到了環城公園。古樹參天,枝葉茂盛,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公園內,晨練的人們已經開始了他們的活動。有的在打太極拳,動作緩慢而有力,似乎在與大自然進行著無聲的對話;有的在跑步,輕盈的步伐在清晨的空氣中留下一串串生動的音符;有的干脆拿著小馬扎,倚著城墻根,與好友閑談。
此外,還有不同“派系”的廣場舞“大軍”。伴隨著節奏明快的歌曲,阿姨們開始了她們的舞蹈:有的手持彩扇,隨著手臂的擺動,扇子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有的裙擺飛揚,帶動陣陣微風;還有的動作整齊劃一,步伐輕快而有力。
“我基本上天天來這里跳舞,因為這環境好,還不會影響周圍的人。跳舞能鍛煉身體,我也喜歡跟姐妹們一起。”領舞的李書琴告訴記者,她就住在建國門附近,來環城公園鍛煉是她多年形成的習慣。
環城公園,就像一幅流動的畫卷,展示著西安這座城市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韻。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遠道而來的游客,都能在這里找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和愉悅。
回坊風情街:美食與文化交融之地
在回坊風情街時,天空中下起了雨,但是并不影響這里的人氣。不僅如此,不時飄來的各種美食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街道兩旁各種小吃攤點星羅棋布,攤主們熱情地招攬著顧客。羊肉串在炭火上烤得外焦里嫩,散發出誘人的芬芳;臘牛肉夾饃、酸梅湯、鹵汁涼粉、小酥肉等地道的陜西小吃,讓人回味無窮。每一家店鋪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道菜品都蘊含著獨特的烹飪技藝。
“來之前就在網上做了功課,說這家臘牛肉很有特色,今天專門過來的,沒想到下著雨還有這么多人排隊,更想買來嘗嘗看了。”在北廣濟街上,正在排隊的游客黃洋來自四川,“西安不愧是碳水之都,每一樣美食我都想嘗嘗,可惜只有一個胃。”
不遠處,西安市民張曉娜專門來買甑糕。她說,回坊風情街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次外出回到西安,都得來這轉一圈,去自己熟悉的小店吃點東西,誰讓咱是西安女娃呢。”
在這里,無論是品嘗美食,還是欣賞建筑,或是感受文化,都能讓人體會到西安這座城市的多元和包容。這里不僅是游客的美食樂園,更是西安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情感的寄托和記憶的載體。
易俗社懷舊街區:你是否愿意為回憶買單?
走進易俗社文化街區,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讓人瞬間“穿越”回20世紀。
紅磚墻、水泥地面、鐵制的門窗,每一處都透露出一種質樸。一排排低矮的店鋪,招牌上手繪或鐵皮制成的大字,簡單而醒目。
走在街區里,耳邊不時傳來80年代的流行歌曲,鄧麗君的《甜蜜蜜》、張學友的《吻別》,熟悉的旋律,讓人不禁回憶起那個年代。
在其中的一家懷舊零食店。墻上貼滿了“80后”“90后”熟悉的明星海報和卡通人物,老式的收音機和膠片相機更是讓人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零食——從經典的果丹皮、大大泡泡糖,到風靡一時的麥麗素、小浣熊干脆面,應有盡有。
“這些零食都是我小時候的最愛。”正在挑選零食的王雨感慨地說。她拿起一包酸梅粉,回憶起小時候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零食的快樂時光。
穿著舊時樣式藍色條紋衫的孫老板正忙碌地補貨:“我一直想開一家這樣的店,把小時候吃過的那些美味零食重新聚集在一起,讓更多人能夠找回童年的記憶。”
孫老板告訴記者,他經常和前來消費的顧客聊天。“他們在這里不僅能找到童年的記憶,還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情懷氛圍。”
德福巷:飲一杯“長安特調”
咖啡作為一種時尚、國際化的飲品,正逐漸成為西安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走進德福巷,仿佛進入了一個寧靜而又充滿藝術氣息的世界。巷子兩旁,古色古香的建筑,或古樸典雅,或現代簡約。就在它們中,隱藏著一家家風格各異的咖啡店,其中不乏“網紅店”。
記者進入一家咖啡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吧臺后那一排排整齊的咖啡豆和咖啡機。咖啡師手法熟練,正在為顧客制作一杯杯香氣四溢的咖啡。空氣中彌漫著咖啡的香味,混合著輕柔的音樂和低聲的交談,讓人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感受心靈的寧靜。
如何在眾多咖啡店中吸引消費者?巷里咖啡店店主王先生的秘訣是“西安特色”:“我們會選擇應季的西安水果來做一些特調咖啡,比如之前有一款'長安梅有你',就用西安的楊梅搭配濃縮咖啡,口感和顏值都有別于其他咖啡。”
午后,雨停了,坐在咖啡店露天座位的消費者多了起來。吹著微風,觀察著巷子里來來往往的人群,感受著西安這座城市獨有的生活節奏。
“西安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充滿活力的現代文化。”來自南京的游客王巖和女朋友在德福巷拍照留念時表示,“這里的咖啡文化讓我感受到了西安的另一面。”
書院門:把傳統文化帶回家
作為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標之一,書院門在西安城中獨樹一幟。
“書法是我多年的愛好,看到大家都喜歡來買我寫的字,我也很有成就感,希望自己能夠把書法藝術傳遞給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在西安書院門古玩藝術城里,寫了20多年毛筆字的白師傅在自己攤位前,一邊寫字一邊說著。
只見白師傅筆尖在紙上輕輕滑動,一個個遒勁有力的漢字逐漸顯現出來。筆法流暢自如,每一筆每一劃都顯得那么自然而又充滿力度。
路過的游客也被白師傅吸引,紛紛停下腳步圍觀。他們中有的贊嘆不已,有的拿出手機拍照留念,有的則好奇地詢問書寫的內容和技巧。白師傅耐心地回答每一個問題,與游客分享他對書法的熱愛和理解。
行走在書院門步行街,兩邊古色古香的建筑大多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貌,青磚灰瓦,雕梁畫棟,散發著一種沉穩而典雅的氣息。各式各樣的小攤店鋪也多與傳統文化相關。有的賣古籍字畫,有的展示傳統手工藝品,有的提供非遺技藝體驗,還有的售賣文房四寶。每家店鋪也許面積并不大,但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傳承和展示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西安的“city”,不止步于城市化的程度之高,更在于它的包容與融合。這里,漢唐遺風與現代氣息交織,東方含蓄與西方開放相融。在這里,你可以放慢腳步,聆聽歷史的低語,感受文化的脈動,體驗生活的美好。只要來到這里,就可以大聲說出一句:“西安,city滴很!”
來源:群眾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