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杭州對貿易企業走訪中了解到,面對今年復雜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多的化工產業企業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選擇向外拓展市場。
近年來,國內大型企業建設了多套一體化化工裝置,聚乙烯、聚丙烯和苯乙烯等化工品投產和在建產能較多。其中,聚乙烯方面,國內2020—2022年集中投產一批裝置,預計在2027—2029年還有一批裝置投產,聚丙烯近年來投產產能一直保持高位。
與此同時,近兩年國內化工品出口明顯增加。據卓創資訊數據,2024年上半年我國化工品出口量呈現明顯上行趨勢,1—5月主要化工品出口總量同比增長36%。國內化工品以高質量、高性能不斷滿足國際市場需求,國產化工品的競爭力持續增強。
5月底,亞洲石化會議在韓國首爾舉辦,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274家機構的1600余名代表參會。據參會的境外石化企業反饋,國際市場聚烯烴、純苯、苯乙烯等化工品的交易主要參考安迅思的報價。我國的外貿出口企業表示,目前國內企業越來越多參考國內期貨價格定價。
“近年來,國內苯乙烯產能增長明顯,銷售壓力和風險增加,很多產品向國外出口。”恒力油化(海南)有限公司化工部副總監石圣寧表示,公司向印度、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出口苯乙烯,主要采用一口價方式定價。
據了解,國外生產企業或貿易商會綜合當地價格、運費等,決定是否從中國進口苯乙烯。“由于出口貿易的船期較長,一般在1—2個月,從采購到出口運輸,價格可能存在較大波動。我們主動利用國內期貨市場鎖定貿易利潤,對沖價格風險。”石圣寧說。
“一方面,接到國外訂單、確定銷售價格后,此時如果沒有對應的現貨庫存,我們會第一時間在國內苯乙烯期貨盤面上進行買入套保,相當于鎖定了采購價格。另一方面,對已在庫的苯乙烯商品,我們會采取賣出套保的方式,對沖庫存價值下跌的風險,保障銷售利潤。”石圣寧稱。
同時,期貨價格在現貨貿易中影響力日益突出。目前,在華東等地區,苯乙烯現貨貿易幾乎都采用期貨定價,紙貨貿易中,也采用期貨價格加上一定升貼水的方式來報價。
“在國際貿易中,國外很多企業參考安迅思等機構的指數價格來報價,而其在制定指數價格時需采集現貨價格樣本,大量以期貨價格為參考的國內貿易價格在采集范圍內,可以說,中國期貨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對國際指數報價也產生了較大影響。”石圣寧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亞洲石化會議舉辦期間,南華期貨在首爾舉辦了相關市場會議,來自韓國、日本、印度等幾十個國家的聚酯產業鏈生產、貿易企業參會交流。南華期貨能化事業部總經理陳梅在會上介紹了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整體情況、境外交易者參與路徑等,得到參會企業的關注。
陳梅認為,本次會議為亞洲聚酯行業客戶提供了寶貴的溝通機會,也為更多境外產業企業了解境內期貨市場等打開了窗口。隨著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影響力日益提升,越來越多的境外產業鏈企業開始關注并嘗試參與境內期貨市場,部分境外企業在會議期間主動咨詢如何進行開戶交易和交割等問題。
“未來,隨著對外開放的持續推進,相信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將更加突出,也會有更多國際貿易會參考我國期貨價格來定價。”陳梅稱。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