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作為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之一的物產中大化工集團,聯合指定服務方物產中大期貨,共同舉辦歐盟零毀林法案(EUDR)背景下橡膠、輪胎行業高質量發展分享會,多家橡膠貿易企業及輪胎制造企業的代表參加此次活動。
物產中大化工集團總經理陳海濱在會上表示,當前橡膠市場波動加大,成本不斷抬升,上游橡膠企業容易出現加工虧損,下游輪胎工廠經營難度加大,行業內卷加劇,需要運用金融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同時,全行業受到EUDR法案的影響。
據Preferred by Nature(PBN)亞太區總監張新欣介紹,EUDR是對歐盟企業實施的一項法規要求,旨在推動減少來自毀林或森林退化有關的供應鏈產品的消費,增加歐盟對合法和零毀林產品的需求和貿易。
從時間表來看,該法案自2023年6月29日生效,對一般企業將在2024年12月30日開始強制執行,特定的小微企業強制執行日期放寬到2025年6月30日。
此次EUDR法案涉及的橡膠產品包括橡膠木、天然橡膠、復合橡膠、未硫化橡膠及硫化橡膠,還包括下游輪胎和內胎、相關橡膠制品(服飾、配件)以及其他形式的硬橡膠等。
“這就要求相關企業向歐盟市場投放的產品要確保無毀林行為、合法種植和收獲,同時具備上述盡職調查證明。”張新欣表示,EUDR不僅是一個即將強制實施的法案,同時也代表著全球ESG+的發展趨勢,需要企業盡快建立起相關盡職調查體系。
在此背景下,陳海濱認為,產業上下游企業要攜手共進,一同應對國際復雜局勢和行業復蘇壓力,推動上下游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他同時表示,公司也將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優勢,帶動更多上下游企業運用期貨、期權進行風險管理,共同服務客戶降本增效,提高行業競爭力,努力為上期“強源助企”產融基地各項活動添彩加力。
物產中大期貨董事長朱彤表示,上期所橡膠期貨自1993年上市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由起初的天然橡膠期貨逐步擴展到20號標膠、合成橡膠等期貨品種,并配套上市相關期權產品,市場參與群體眾多,產業鏈客戶反饋良好,為橡膠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活動更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服務實體產業,助力期現市場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看向橡膠市場,物產中大化工集團橡膠部研究員李哲涵表示,今年上半年天然橡膠期貨價格重心整體上移,主要受泰膠原料價格高企、進口加工利潤出現倒掛、國外主產區出口減量明顯、國內港口去庫存的影響。整體而言,上半年泰國產區橡膠產業鏈環節補庫,下半年天膠定價將參考產區原料增量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產區出于EUDR的補庫邏輯短期內提振橡膠需求,但也可能透支未來需求,同時歐洲對橡膠產區來源偏好的變化也將影響全球供需格局。
合成橡膠方面,丁二烯橡膠上半年受成本影響明顯,生產利潤倒掛、庫存處于低位、出口增加等因素共同推高市場價格。展望后市,李哲涵認為,成本端丁二烯裝置檢修有所恢復,前期進口丁二烯預計逐步到港,因此成本端壓力預計有所緩解;丁二烯橡膠和丁苯橡膠的加工利潤繼續倒掛,庫存處于低位,預計受供應端波動影響較大。
總體而言,他認為,天膠市場下半年的重點在供應端,去年天然橡膠的庫存集中顯性化,今年可能是庫存的分散隱性化,國際補庫、國內去庫的邏輯等待驗證。目前推測天然橡膠今年產量較去年微增,需求維持穩定,在維持供需緊平衡的邏輯下,市場出現結構性、階段性供需錯配的可能性將會增加,價格波動也將加劇。合成橡膠受成本端影響依舊明顯,受煉化整體利潤較差影響,供應裝置落地可能延遲,短期供應不會大幅增加,中長期需要注意各裝置實際投產時間以及老舊裝置檢修更替影響。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