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5日起,歐盟委員會開始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綜合多家外媒報道,歐盟要求27個成員國在16日前對此舉表明立場,意大利、西班牙表示贊同,德國、奧地利、瑞典等國選擇棄權。此前,法國表示支持,匈牙利表示反對。
據法國廣播公司15日報道,歐盟委員會正在以“咨詢性”投票的形式征詢歐盟各國政府對向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意見,歐盟27個成員國必須在當地時間15日午夜之前就此事表明立場。盡管此次投票不具有約束力,但各成員國當前的立場表態文件可能會影響歐盟委員會的最終結論。
歐盟委員會此前稱,自本月5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最長期限為4個月。在這4個月內,加征關稅須通過歐盟成員國的投票,并作出最終決定,如果加征關稅最終得到通過,新稅率的適用期為5年。若有15個或以上的多數成員國,且這些國家的人口達到歐盟總人口的65%,在最終投票中投反對票,歐盟就無法實施這一爭議性措施。
對于此次投票意向結果,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這體現了歐盟內部對于加征反補貼稅存在巨大分歧,難以達成共識。
法國廣播公司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支持歐盟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進口加征關稅。而波蘭發展部此前稱,該國立場仍需各部委協商;希臘直到13日尚未表明立場。路透社15日援引德國經濟部發言人的表態稱:“德國在磋商期間參與了討論,但尚未作出決定,因為從德國聯邦政府的角度來看,現在至關重要的是與中國尋求迅速、一致的解決方案。”路透社認為,這實際上表明德國投了棄權票。
盡管此次投票結果不會公開,但多家外媒認為,匈牙利將會繼續維持立場,反對向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據“政治新聞網”歐洲版報道,匈牙利經濟部長納吉·馬頓近期在歐盟內部市場和工業部長非正式會議上表示,匈牙利反對這些關稅,“保護主義不是解決辦法”。
歐盟內部對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臨時反補貼稅分歧頗大,不少國家擔心這會對雙方貿易產生負面影響。奧地利方面表示:“中國和歐盟委員會之間的對話必須繼續進行,必須集中尋求解決方案,以確保公平競爭,防止保護主義螺旋式上升。”奧地利聯邦勞動和經濟部長科赫直言,奧地利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若遭到相關“報復”,將損失慘重。
據西班牙埃菲社報道,針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一事,負責農業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委員雅努什·沃伊切霍夫斯基15日呼吁,應避免農業食品貿易成為“其他部門問題的受害者”。沃伊切霍夫斯基稱,中國商務部對自歐盟進口的相關豬肉及豬肉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值得關切”,并強調“開放貿易”對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盡管西班牙同意加征臨時反補貼稅,但作為歐盟的主要豬肉產品出口國,該國的農業、漁業和食品大臣普拉納斯對中國對歐盟的豬肉反傾銷調查表示擔憂。他表示,“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一問題與電動汽車臨時關稅有關”,他希望“找到建設性解決方案,消除對豬肉征收關稅的可能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16日表示,根據媒體報道的此次投票結果,各國立場與此前沒有太大變化。他預測,目前來看,想要阻止歐盟在4個月后正式實施加征關稅存在不小挑戰。一方面,需要中國與歐盟繼續進行對話;另一方面,中國電動汽車企業也應該做好兩手準備,加大游說力度的同時尋找其他具有潛力的市場。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