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托獨有的山海風貌特色,山東省威海市致力于全域推進精致城市建設,全方位彰顯“精致城市·幸福威?!钡钠焚|魅力。在這其中,綠色是威海的閃亮名片,也是推動威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顯著優勢。作為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主力銀行”,工行山東省分行加大金融對綠色低碳轉型的服務力度,引導各類資源流向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領域,切實以“綠色金融”為威海精致城市建設增添“綠色生產力”。
金融賦能 激活“藍色引擎”的“綠色動力”
海洋是經濟發展的“藍色引擎”,風能是關鍵的“綠色能源”;海上風電是“藍綠結合”的重點領域,更是推動產業升級和城市經濟轉型的重要產業鏈。
近年來,國家啟動布局海上風電產業,山東省規劃建設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為威海風電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工行威海分行積極參與跟進,為風電企業提供定制化的綠色金融解決方案,持續完善支撐制造業發展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如今,威海市海上風電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當地經濟的新引擎。
在了解到某海上風電場項目融資需求后,工行威海分行強化金融服務,在前期融資咨詢、貸款申請審批、資金撥付等環節,積極與企業對接,成功為企業提供14億元貸款支持,助力項目順利建設。目前該項目首批50余臺風電機組已并網發電,預計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可發電45億千瓦時,將大幅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對地方能源結構和環境保護產生積極影響。
▲圖為威海某海上風電項目實景
首筆碳減排掛鉤貸款 助力打造“零碳”供暖城市
近年來,碳減排掛鉤貸款產品創新不斷涌現,已成為國內轉型金融領域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綠色發展。
2024年初,工行威海分行為當地某供熱企業提供全省首筆碳減排掛鉤項目貸款支持,專項用于核能供熱配套管網及設施建設。目前1036萬元資金已投放到位,在解決企業項目建設前期投入大、資金需求急、抵質押物不足等融資難題的同時,以實際行動助力威海市供熱向清潔低碳方式轉型。
該項目利用核能余熱供暖,建成后將由核能熱源逐步替代原有燃煤熱源來滿足威海市榮成全轄上網用戶供熱需求,全部投產后入網供熱面積近1300萬㎡,可實現節約標煤24.6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61.3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硫1556噸/年,減排氮氧化物1355噸/年,能夠有效改善當地供暖季空氣質量,提高冬季供暖保障能力。在了解到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后,工行威海分行多次上門與企業研討融資模式,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和企業經營情況,為其量身定制融資服務方案。同時,該行高效完成調查審批投放等環節,加快推動項目實施進程,支持企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點“碳”成金 綠色信貸助推牡蠣產業健康發展
海洋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是以海洋碳匯為切入點,將海水養殖貝類等產生的碳減排量遠期收益權作為質押物,以滿足相關企業融資需求的綠色金融創新產品。與傳統房產、土地抵押模式相比,該產品靈活運用海洋碳匯預期收益權,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
乳山是中國牡蠣之鄉,牡蠣養殖面積、產量、質量均居全國首位,“乳山牡蠣”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商標。“乳山市乳山灣牡蠣融合發展示范區項目”是依托“中國牡蠣之鄉”這一資源稟賦打造的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牡蠣示范園區,養殖面積達到5萬畝,每年可實現固碳7.7萬噸。工行山東省分行提前布局威海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圍繞地方海洋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積極研究金融支持路徑。在了解到企業融資需求后,工行威海分行及時上門介紹政策,量身定制融資服務方案,高效完成調查審批、登記投放等環節,有效助力企業盤活碳匯權益,支持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也為助力“乳山牡蠣”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打造成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領軍品牌開拓了新路徑。
▲圖為牡蠣養殖現場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加力提速之年。工行山東省分行將繼續聚焦“雙碳”目標,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全力打造山東地區“綠色金融”工行品牌,為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