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熾熱驕陽和陣陣蟬鳴,2024年法國阿維尼翁OFF戲劇節正在如火如荼上演。自7月3日戲劇節開幕后,這座南法小城里的學校、教堂、體育館等場所化身為141座劇院,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個演出團體來此展演。今年,包括傳統戲曲、形體戲劇、舞劇在內的多個中國劇目亮相阿維尼翁,向世界觀眾展現中國文化藝術的多樣與活力。
在阿維尼翁一座由學校臨時改造的Présence Pasteur劇院內,響遏行云的豫劇唱腔吸引了不少外國觀眾陸續光臨。作為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高端對外文化交流品牌“中華風韻”的一部分,河南素真藝術團從3日起接連在阿維尼翁演繹了《拾玉鐲》《宇宙鋒》《梵王宮》三部經典豫劇,讓中華風韻貫穿整個戲劇節。演出間隙,藝術團成員身著戲服、面畫油彩、走上街頭,在城內街道、地標性建筑等地開展路演和快閃活動。當演員的眼波流轉與觀眾的好奇目光相遇,不少行人主動上前與之互動。
河南素真藝術團在法國阿維尼翁街頭進行路演。
這是Présence Pasteur劇院第一次承辦中國大陸的戲劇演出。劇院負責人皮埃爾·郎貝爾表示:“中國傳統戲曲的亮相為戲劇節帶來了獨特的東方色彩。作為一個開放的藝術高地,阿維尼翁戲劇節的目標正是通過促進文化藝術之間的對話,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今年,“閃耀中國”展演季第七次來到阿維尼翁OFF戲劇節,迄今已搭載21家中國戲劇院團的34個劇目登陸法國。作為本次展演項目之一,以法國浪漫主義劇作家繆塞的著作為藍本、由中國青年藝術家改編、導演和演繹的戲劇《任性的瑪利亞納》連續6天在當地的閃光劇場上演。法國觀眾夏洛特在14日觀看表演后表示:“中國演員充滿能量的演繹,讓我感受到兩國民眾在文化上的惺惺相惜和共通的價值觀,讓人仿佛跨越山海與另一群朋友相遇。”
在法國文化中,瑪利亞納這一女性形象是共和國的象征,曾出現在法國名畫《自由引導人民》中。導演李語然解讀出了“原著人物情感背后的思想性”,遂采用中國戲曲中的寫意等手法予以呈現:本次舞臺上,女主角瑪利亞納和她的兩個追求者分別披上象征法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斗篷,以示對共和國的向往。
李語然導演的法國劇作家繆塞作品《任性的瑪利亞納》在阿維尼翁閃光劇場內上演。
李語然解釋說:“在中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家喻戶曉,與之齊名的繆塞卻鮮為人知。我們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將這部戲劇搬上兩國舞臺,希望將中國人對經典的解讀呈現給法國觀眾,并填補中法文化相互認知和交流上的一個空白。”
此外,由武漢傳媒學院青年創作者創作、反思人類生存境遇的全新劇目《點》同樣借助“閃耀中國”的平臺與法國觀眾見面;三拓旗劇團則帶來了曾在2023年愛丁堡邊緣藝術節中斬獲獎項的形體戲劇《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14日晚,由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出品、法國歐亞戲劇交流協會和三拓旗劇團聯合中法藝術家共同創作的舞臺劇《我的名字叫啊噸》在戲劇節組委會所在地“OFF村”舉辦了全球發布活動。
作為“閃耀中國”展演項目的承辦方,三拓旗劇團已經與阿維尼翁結緣12年。劇團創始人趙淼表示,包羅萬象的阿維尼翁戲劇節如同一個孵化器,可以讓藝術工作者打開無限想象,并進一步珍視本國文化的獨特性。“它鼓勵我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表達相融合,制作出讓世界情感共通的藝術作品。未來,希望更多中國藝術家來到阿維尼翁展現自我,也希望促成更多中外共創劇目,包容更多藝術家的夢想。”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