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央行6月信貸收支表體現,二季度以來,在央行促進信貸均衡投放、治理和防范資金空轉、整頓手工補息等指導下,銀行系統資負行為調整明顯,一方面雖然擴表節奏整體收斂,但相較于貸款和債券資產,同業資產收縮更為明顯;另一方面,監管因素導致存款動能偏弱,尤其是對公活期存款少增明顯,高成本存款整治利好銀行負債成本,亦推動理財規模擴容。板塊投資來看,前期多方政策發力,有助改善銀行風險預期,銀行股估值提升更具基本面支撐,進一步夯實分紅收益空間確定性。
個股方面,推薦兩條主線:1)穩健打底,產品邏輯下高分紅、估值波動小的大行更具配置價值;2)成長進攻:增長邏輯下,具備持續阿爾法的公司更有估值提升空間。
事項:
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6月份信貸收支表,本期投資觀察根據信貸收支表數據,聚焦于二季度銀行業資負行為變化。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資產端:規模增速回落,防范資金空轉效果明顯。
1)規模擴張:大小行擴表節奏分化。2024年二季度銀行業機構資金運用合計增長2.91萬億元,同比少增4.87萬億元,在央行促進信貸均衡投放、治理和防范資金空轉、整頓手工補息等指導下,銀行業二季度業務規模增量明顯回落。其中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分別同比少增4.83萬億元/344億元,中小銀行擴表節奏相對穩健,大銀行規模節奏明顯收斂。
2)資產結構:防范資金空轉效果明顯。資產端,2024年二季度銀行業機構貸款/債券投資/同業資產分別+3.89萬億元/+1.31萬億元/-2.83萬億元,增量較去年同期分別-1.26萬億元/-714億元/-3.94萬億元,三項資產季度環比增速分別+1.6%/+1.6%/-13.5%(去年同期分別為+2.4%/+1.9%/+6.2%),整體看同業資產大幅凈減少,防范資金空轉效果明顯。其中,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三項資產增量較去年同期分別-0.54萬億元/+0.17萬億元/-4.38萬億元和-0.72萬億元/-0.24萬億元/+0.44萬億元,大型銀行同業資產收縮更為明顯。
3)貸款結構:票據融資為主要支撐。貸款端拆解來看,2024年二季度銀行業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票據融資分別增長+0.33萬億元/+2.01萬億元/+1.35萬億元,增量較去年同期分別變化-0.98萬億元/-1.54萬億元/+1.11萬億元,三項貸款季度環比增速分別+0.5%/+1.2%/+11.1%(去年同期分別為+2.3%/+2.4%/+1.3%),票據融資貢獻度明顯提升。其中,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三項貸款增量較去年同期分別-0.62萬億元/-0.98萬億元/+0.96萬億元和-0.36萬億元/-0.55萬億元/+0.14萬億元,票據融資支撐作用在大銀行更為明顯。
負債端:監管因素導致存款動能偏弱,高成本存款整治或利好負債成本。
1)負債結構:存款動能偏弱。負債端拆解來看,2024年二季度銀行業機構境內存款/金融債券/同業負債/央行借款分別-0.37萬億元/+1.13萬億元/+0.91萬億元/-0.66萬億元,四項負債增量較去年同期分別-5.14萬億元/+0.15萬億元/-271億元/-0.83萬億元;四項負債季度環比增速分別為-0.1%/ +3.5%/+3.9%/-4.4%(去年同期分別+1.9%/ +3.3%/ +4.4%/ +1.4%),受“手工補息”監管影響,二季度銀行存款動能偏弱。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四項負債增量較去年同期分別-5.24萬億元/-219億元/+0.78萬億元/-0.66萬億元和+0.11萬億元/+0.18萬億元/-0.80萬億元/-0.17萬億元,“手工補息”監管對大行存款流失的影響更為明顯。
2)存款結構:對公存款收縮,定期化趨勢延續。存款端拆解來看,2024年二季度銀行業機構個人存款/對公存款季度增量較去年同期分別+1.3萬億元/-4.2萬億元,其中,個人活期/個人定期/對公活期/對公定期存款增量較去年同期分別-0.11萬億元/-0.56萬億元/-3.31萬億元/-1.39萬億元。零售端受到居民風險偏好的影響,存款定期化趨勢延續,截至6月末,個人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41%,與5月末基本持平,較年初上升1.3pcts;對公端受到“手工補息”監管趨嚴的沖擊,對公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規模大幅收縮。
表外端:存款外溢助力理財規模擴容。
存款監管驅動部分存款資金轉向理財市場,根據普益標準數據和該行測算,二季度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增量提升1.96萬億元,環比增速達到7.4%,增量及增速均為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國有大行理財產品/中小行理財產品規模增速分別為14.6%/3.9%。
(來源: 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