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形態和走勢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近期,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今年1月以來首次高于2年期收益率。業內人士表示,這預示著美債收益率曲線正常化的路徑正在開啟。
市場人士預計,長端美債走勢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建議做陡美債收益率曲線。同時,市場開始博弈利差反轉交易,關注2年期和10年期美債利差倒掛的反轉機會。
多因素致10年期美債收益率走低
5月以來,隨著美國通脹壓力緩解以及就業市場降溫,市場對美聯儲年內降息預期增強,并帶動美債收益率震蕩下行。6月CPI數據公布后,降息預期進一步升溫。
截至7月21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報4.239%,2年期美債收益率報4.515%,皆為近期低點。
美債收益率下行的背后,是美國一系列經濟數據的提振。7月5日,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4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16.5萬人修正至10.8萬人;5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27.2萬人修正至21.8萬人。修正后,4月和5月新增就業人數合計較修正前減少11.1萬人。
美國勞工統計局7月11日發布的數據則顯示,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0%,漲幅較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環比意外下降0.1%,增速比上月放緩0.1個百分點。
隨著投資者重新評估美聯儲今年可能降息的時間點,長期債券ETF市場出現顯著資金流入。6月末,貝萊德旗下規模達540億美元的20年期以上美國國債ETF-iShares(TLT)基金創下了自2002年成立以來單日最大資金流入紀錄。
不過,市場仍有觀點認為,美債收益率存在反彈可能。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陳健恒就認為,當前美國經濟動能邊際上確實有所轉弱,通脹大方向也仍是回落,但短期來看經濟韌性或未完全消失,同時通脹也存在出現反復的可能性。相比之下,當前市場對于年內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顯得較強,甚至存在“過度反應”的可能性,而這反過來又可能階段性加強美國經濟和通脹韌性,進而延緩其進一步下行。在此情況下,短期內市場降息預期或可能出現調整,那么美債收益率也會隨之階段性反彈。
“我們認為,當前美國經濟、美國通脹以及美債利率都在震蕩尋頂,若拉長時間來看其下行趨勢均較明確,但短期內或仍有反復。”陳健恒說。
利差反轉可能會有幾次反復
7月15日,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今年1月以來首次高于2年期收益率。市場人士認為,美債收益率曲線正常化的路徑正在開啟。
不過,市場最為關注的10年期美債和2年期美債的利差,仍然保持著歷史最長的倒掛形態。7月15日,2年期、10年期、30年期美債收益率分別為4.44%、4.23%、4.46%。
德邦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呂品認為,從大類資產來看,短端美債主要由降息預期定價,隨著降息預期的上升,短端美債收益率可能顯著下降,而長端美債則主要是由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定價的。
“降息背景下,美元指數短期內可能走弱,長期內同樣可能隨著美國政策變化帶來的關稅預期而走強。長端美債收益率較大概率仍會在4.2%到4.7%之間波動。”呂品說。
中信期貨發布的研報認為,即便美聯儲在9月開啟降息,大概率也是“淺降息”。從前期經驗看,假設6月2日為走陡起點,做陡曲線應可持續至首次降息后。
在美債收益率曲線有望逐步正常化的預期下,市場開始博弈利差反轉交易。
“做2年期美債和10年期美債利差倒掛的反轉,或者做多中短期美債,是目前主流的交易思路。”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說。
中糧期貨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柳瑾表示,市場逐漸開始關注美債期限利差倒掛現象的潛在反轉。目前,短期利率高于長期利率,歷史經驗表明,一旦降息周期啟動,短期美債收益率往往會逐步下降,從而恢復到一個正常的長期收益率上升的結構。
“在這種結構下,基本趨勢是明確的,但在具體操作時需謹慎。這時候回到的利差水平,‘利差反轉’中間可能會有幾次反復,而且操作的時候會帶來不斷的波動。方向是沒有問題,但實際操作的時候我們認為需要謹慎。”柳瑾說。
呂品認為,可堅守2年期以內的短端美債,鎖定高利息回報的同時降低久期風險,如果收益率有明顯上行,則可持有到期獲取票息收益。長期收益率短期內預計處于震蕩期,短期內若有政策方向的變動,預計還可能有上行風險,債券價格存在下跌的可能,目前并非配置的最優時機。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