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附加題”到“必答題”,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出海”大軍,開啟全球化征程。數字經濟時代,對出海企業來說,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化能力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
作為中信集團“一帶一路”業務的重要戰略支點,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依托全球化ICT資源優勢,以數字化為企業“一帶一路”發展賦予新動能。截至目前,中信國際電訊已經助力3000多家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使用中信國際電訊服務的企業超過200家。
中信國際電訊相關負責人近日認為,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通過與千行百業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將更好地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在出海過程中,企業要特別注意當地文化、合規安全等事項。
數智化服務企業“一帶一路”發展
數字技術在當今企業經營管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企業出海過程中,同樣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撐。這也給跨國電訊企業帶來廣闊商機。
中信國際電訊技術總裁葉漢忠表示,中信國際電訊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就積極踐行,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企業除了不斷拓展和優化自身全球ICT資源布局,更是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與云、網、安全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企業數智化合作伙伴,賦能千行百業的中資和外資企業的全球化發展之路。
目前,中信國際電訊在全球已經擁有近170個網絡服務節點,覆蓋全球五大洲、160個國家和地區,連接了全球600多家運營商伙伴,有力地支撐了“服務在地,連接全球”的戰略定位。
葉漢忠表示,中信國際電訊以數字化賦能“一帶一路”發展,一方面體現在服務更多的中資企業出海,助力中車集團、中信戴卡、蔚來汽車、紫金礦業、安東油田服務集團等在內的知名中資企業,幫助他們實現全球化的網絡覆蓋,尤其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互聯互通,同時也助力企業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實現降本增效。
在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中信國際電訊也服務更多外資企業,幫助他們在中國市場落地發展。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信國際電訊多年來已服務法國多個知名奢侈品及零售、汽車零件及高端制造、媒體及專業服務等產業在華落地。葉漢忠表示,中信國際電訊將運用創新數字技術,與更多法國企業共同探索在智能制造、智慧零售、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據中信國際電訊CPC首席副總裁駱嘉釗介紹,在共建“一帶一路”部分地區,比如中亞、中東以及歐洲的一些地區,中信國際電訊的業務近年來都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而且,企業以前需要的服務可能僅在網絡方面,現在則需要一些比較深入的DICT(數據、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此外,他們還需要供應商具備在當地提供運維服務的能力。
“無論是中資企業出海,還是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都會與當地市場的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局面。例如,中信戴卡在北非摩洛哥建設的高端智能汽車鋁制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為當地提供就業超過1800人;以上海為北亞區總部的某法資美妝行業巨頭,在我們的數字賦能下,可以更好地輻射長三角地區的市場拓展和覆蓋,這也很好地契合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需要。”駱嘉釗說。
“人工智能+”賦能出海企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人工智能不僅在技術發展、數據驅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同時還加速與各垂直行業深度融合,助力出海企業更好地實現提質增效。
中信戴卡是全球鋁車輪行業首家“燈塔工廠”,近年來開啟了中資企業出海的全球化發展進程。在這一進程中,中信國際電訊CPC聯合中企通信,為中信戴卡搭建了數據高速公路,以及全球化互聯互通的網絡,助力其全球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運營與管理。近日,三方又聯合共創了鋁制汽車零部件垂直行業大模型,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國產AI技術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全球企業的日常業務中。中企通信為一家跨國制造業頭部企業推進的智能化項目,被視為人工智能技術與企業業務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之一。中企通信為該客戶的全球供應鏈系統提供AI物料訂單預測解決方案,運用機器學習算法進行市場需求波動預測,實現了顯著的降本增效。
在葉漢忠看來,當前,中國的AI技術在國內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比如醫療、教育、交通、安防等眾多方面。推動中國的AI技術出海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也將擁有廣闊市場前景。
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高級總監詹東東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企業出海等新發展格局下,企業全球化實踐需要聚焦于價值主張的精益化和合規化,不斷迭代升級其出海模式,實現從產品出海到產能出海,再到經營模式出海的綜合轉型。在這一過程中,電訊企業不僅要提供數字通信服務基礎能力,更要基于AI等前瞻技術,拓展行業應用場景,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
企業出海要注重合規安全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出海,以尋求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多的商業機會。然而,企業出海并非一帆風順,其中蘊含著諸多潛在的風險,比如市場風險、貿易壁壘等,這些隱患都不容忽視。
“中國企業出海主要會經歷三個階段,包括產品出海、產能出海、經營模式出海,不同階段代表著公司在出海投資時將面臨不同難度,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也將面臨不同的風險和挑戰。”葉漢忠表示,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需要更好地裝備自己,除了充分了解當地文化,還要了解當地法律法規,制定不同階段的出海策略。
比如在合規方面,特別是在數據合規方面,中國企業出海到海外,在不同地區可能將面臨不同的挑戰。
詹東東表示,在中國企業出海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數據的快速同步和傳輸,要讓國內企業的決策層能夠更加全面和宏觀地了解到企業出海的全部信息。中企通信幫助客戶快速實現數據和信息的及時傳遞,并通過安全合規的服務方式,幫助客戶實現數據合規,符合當地法律法規要求。
駱嘉釗表示,在合規安全方面,中信國際電訊一方面會為客戶提供一些技術意見,另一方面也會提供一些技術手段,比如說數據分類技術等,從而確保企業實現合規運營。比如最近歐盟推出了《人工智能法案》,中信國際電訊一方面會去理解相關法案,同時也將推出一些技術手段,幫助客戶滿足不同地方的合規行為。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