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西安市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政策措施進行了解讀。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西安市集中出臺3大方面9個政策文件,聚焦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按照“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做大企業規模能級——開放政府應用場景”的基本思路,堅持創新供給端、企業需求端、政府服務端協同發力。
聚焦強化企業主導,激發創新活力和融通能力
西安市副市長孟浩介紹,西安市出臺了《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若干措施》《關于支持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若干措施》《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三個文件。重點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創新科研組織方式、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三點內容。
孟浩介紹,西安市支持企業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培育壯大科技企業群體,強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高校、院所、機構服務企業創新,強化政府創新組織者和創新合伙人作用等5個方面,制定21條具體舉措;注重發揮企業需求為牽引的整合作用,變過去企業圍著高校院所轉為高校院所圍著企業轉,重點支持企校共建協同創新平臺、共同開展科研攻關,推行“校招企用”引才育才模式,推動高校院所服務企業創新,不斷深化“三項改革”,探索“實驗室+產業化公司”模式,促進更多科技成果樣品變產品,形成產業;同時,依托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進一步支持交大等駐市高校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完善創新港基礎設施、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支持重大項目招引落地,促進校地、校企深度融合。
聚焦強化產業承載,提升企業能力和產業實力
同時,為促進企業綜合能級提升、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塑造軟件行業競爭新優勢、加速培養壯大規上企業,西安市出臺《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及城市試點實施方案》《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及中小企業城市試點實施方案》《促進互聯網和軟件信息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和《支持工業企業“小升規”若干措施》。
以西安市被確定為“國家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為契機,把握好“試點、重點行業、全制造業推廣”三個層次邏輯,組織實施一批以“智改數轉網聯”為核心的試點項目;以“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為契機,堅持企業主體、政府主導,聚焦企業發展和產業轉型需求,加快數字技術在制造業大規模普及應用;同時依托西安市互聯網和軟件信息服務產業基礎及科技人才優勢,聚焦創新賦能、拓展市場、產業招商、引才引育四個方面,促進人工智能、工業軟件、等領域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針對性出臺了助企開拓市場、協助企業融資、推動企業創新、強化要素支持、實施審慎監管等28條措施,增強企業內生動力,促進小微企業升級為規上工業企業。
聚焦強化應用牽引,拓展使用場景和機會供給
為強化政府統籌組織作用、統籌開放各類場景機會,西安市出臺了《以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重點工作實施方案》和《推進智慧交通建設實施方案》兩個文件。
“以場景開放牽引應用發展,重點明確了‘三硬三軟一中心’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圍繞未來產業,提出支持開源芯片適配中心及產業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形成‘市級統籌、開放場景、應用牽引、龍頭驅動、產業協同、合作共贏’發展格局。”孟浩介紹,此外,西安市圍繞交通、電力、水務、城管、環保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教育、醫療、文旅、應急等行業領域,由市數據局統籌各部門智能終端場景及設備清單,鼓勵企業加速先進技術應用和成果轉化,促成項目、場景、技術、需求有效對接,為企業參與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更多機會。例如,在《智慧交通建設實施方案》中,發布了智慧交通領域相關數據采集、研發道路交通感知及智慧物聯設備等場景機會。
孟浩表示,創新立市、產業強市是西安始終堅守的發展準則。3大方面9個政策文件為西安市加快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確定了方向、明晰了路徑、錨定了目標,也為廣大企業參與西安經濟建設,共同做強產業、做大集群、做強品牌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下一步,西安市政府將統籌各相關部門和區縣、開發區力量,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聚焦重點抓落實,集中資源辦大事,確保政策措施精準高效、直達快享、全面兌現,助力企業強筋壯骨,做大做強,持續把科技創新“質”的競爭優勢轉化為產業創新“量”的規模優勢,努力實現量質雙升,當好高質量發展的西部先行示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來源: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