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延安市財政局緊緊圍繞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聚力“增收、增效、增動力”,扎實推動延安財政高質量發展。
01 聚力做大蛋糕增收入
一是聚焦發展生財。堅持把做大蛋糕作為“基本功”,“放水養魚”涵養優質稅源,全面落實減稅退稅降費政策,實施更大力度惠企助企措施,全力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預算安排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0億元,支持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鏈群發展、園區提檔升級等,以產業發展支撐財政增收。
二是強化統籌聚財。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加大“四本預算”統籌力度,將非財政撥款、存量資金與預算安排相銜接,聚集到一個“大盤子”統籌安排。釋放國有資產潛力,分類推進統籌利用和盤活處置,依規處置低效運轉、長期閑置資產。完善國有資本收益收繳制度,適當提高盈利能力較強行業國有企業的特別利潤上繳比例。
三是財金聯動引財。推行“財政+金融”融合管理模式,完善投資基金全流程全過程運行機制,加速推進蘋果與現代食品產業發展基金、鼎創新能源發展基金和鼎創貳號創業投資基金穩步落地,強化財政政策資金與金融工具協同聯動,撬動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02 聚力支出監管增效能
一是管好小錢。堅決貫徹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嚴格落實進一步厲行節約堅持過緊日子若干措施,從嚴從緊控制各類活動、培訓、規劃方案等支出,從嚴管控新增資產,對大型維修、公車購置、因公出國(境)、大型論壇、會議展覽等實施預算限額管控,推動過緊日子成為預算安排和預算執行自覺遵循的原則,形成長期過緊日子的良好氛圍。持續優化支出結構,繼續壓減各類資金36項、3.6億元,清理收回存量資金5.66億元,統籌用于重點支出。
二是用足大錢。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出臺兩批市級財政投資項目計劃,統籌預算資金、債券資金11.09億元支持59個項目建設,爭取增發國債項目75個、30.48億元,有效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整合資金3.84億元全力支持“中心城區山體溝道人居環境綜合治理”“緩解城區道路擁堵”等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建設,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5.3億元,安排就業補助資金1.26億元,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資金3423萬元,切實兜底線補短板。
三是提升效益。縱深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從事后向事前、事中延伸,深度融入預算管理,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績效評價體系,更好發揮財政政策效果和財政資金效益。加快財會監督體系建設,扎實開展財會監督專項行動,持續加大重點領域監督力度,嚴肅財經紀律,提升監督效能。
03 聚力深化改革增動力
一是深化財政管理改革。落實《進一步推進市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推進社會治安、市政交通、城鄉建設和社區事務、公共設施管理4個領域改革任務,進一步明確市級與縣級財政事權,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出臺進一步加強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的意見,全面落實“三保”支出市級兜底責任,最大限度下沉財力,有效提高基層財政剛性保障能力。
二是深化部門預算管理改革。印發《2024年市級部門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持續拓展支出標準體系建設范圍,強化支出標準與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融合應用,充分發揮支出標準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預算公開中的基礎支撐作用,切實提升財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
三是深化項目預算評審改革。制定《延安市政府投資項目預算評審新模式試點工作方案》,從強化服務、專業特質入手,加強教育督導,強化服務意識,逐步將項目單位被動適應規則向跟進指導、主動服務的方式轉變。目前,已完成了以王瑤水庫擴容重點工程、師范路綜合整治項目等為試點的“小切口”改革任務,有序實現評審與招標過程的有效銜接。
來源:延安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