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是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當前無人機和通用航空產業鏈已初步形成集聚優勢。
今年初,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7月15日,全省低空經濟發展推進會召開,明確要拓寬低空消費和服務場景,培育經濟主體,推動產業鏈條各環節深度融合,積極鼓勵在應急救援、森林消防、環保水利、物流運輸等領域先飛起來、用起來。
近年來,榆林市不斷加大在研發制造、場景創新等環節的探索,依托空域資源、機場群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等優勢,全力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
5月22日,全國首架具備越野能力的大型貨運無人機“榆陽一號”在榆林成功首飛。這不僅拓展了榆林無人機低空應用場景,也翻開了我省低空經濟、通航產業發展的嶄新一頁。
“該機型裝配了越野輪胎,可在西部地區草灘、戈壁、沙石、荒漠等場景中起降,并具備短距離起降能力,可執行物資運送和空投任務。”西北工業大學民航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晨介紹。
榆林有良好的空域資源和機場集群,其中支線機場3個,通用機場3個。2020年,榆林入選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為發展低空經濟奠定了良好基礎。2021年,榆陽區規劃并建設了馬合通航產業園,著力打造中國無人機支線物流試驗先行區。
“園區以馬合鎮無人機應用為試點,打造低空經濟無人機支線物流綜合應用場景。”榆陽馬合通航產業園建設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李向林介紹,榆陽區已累計投資6.78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推進通航產業各項工作。
在“榆陽一號”首飛儀式上,榆陽區與航天時代飛鵬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時代飛鵬研制的FP-98商用無人運輸機,試飛便是在榆林進行的。該公司總監龔晶說:“我們期待和榆林共同探索無人機在不同場景的應用。”
榆陽區委書記李忠宏表示,榆陽區將重點圍繞支線物流、研發制造、低空運動、航空科普“四位一體”布局,加快完善配套設施,不斷拓展應用場景。
人才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7月6日至7日,第八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陜西省賽)在靖邊縣舉行。大賽吸引了全省1500余名選手參賽,對當地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扎根靖邊的愛生無人機試驗測試靖邊有限公司是榆林本土企業,也是全國首個專業無人機試驗測試基地,主要面向全國全行業提供集無人機飛行試驗、適航鑒定、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公共服務。
“當前,公司已面向全國80多家單位開展了3600余架次的中大型無人機試驗測試工作。”該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健介紹。
如今,越來越多的低空經濟創新應用場景在榆林出現。
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醫院,“空中120”一次次轉運危重患者;在神木市農田里,一架架農用植保無人機完成播種、撒肥、施藥等工作;在沿黃地區,無人機“空投”百萬株樹苗助力植樹造林……
近年來,依托空域地域和應用場景優勢,榆林市把發展低空經濟作為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先后出臺了《榆林市智能無人系統產業發展扶持政策(試行)》《榆林市產業類項目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政策。
為大力支持低空經濟發展,吸引更多低空經濟企業落戶,榆林市正在起草《榆林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榆林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我們將在產業生態培育、低空場景應用、人才集聚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實實在在的政策助力榆林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榆林市發展改革委軍民融合科科長張雪楓說。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