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大商所支持下,由申銀萬國期貨、申萬宏源證券大連分公司聯合主辦的“申銀萬國·大連期貨會議”在大連舉辦,百余家黑色產業鏈企業等人員參加活動。來自高校、實體企業和期貨公司的專家圍繞期貨和衍生品如何破解當前黑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難題等話題同與會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據了解,近年來,受宏觀經濟因素、境內外供需調整、原料進口和下游需求存在不確定性等影響,國內鋼鐵產業鏈企業面臨原料和產品兩端的價格波動挑戰,對管理原料和成材價格波動風險的訴求日益迫切。與此同時,國內黑色系期貨市場功能有效發揮、期現貨價格關聯度高等特點,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
大商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程偉東表示,鋼鐵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多年來,大商所秉承“服務面向實體經濟、創新緊跟市場需求”的理念,以服務國家經濟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使命擔當,持續“優產品、拓市場、強服務”,鐵礦石、焦煤、焦炭等品種運行日趨成熟,產業客戶參與度不斷提升,期貨已成為產業企業管理風險和穩定經營的重要手段、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壓艙石”,為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期貨力量”。2023年大商所鐵礦石、焦煤、焦炭期貨品種的產業客戶持倉量同比分別增長29%、215%、147%。
申銀萬國期貨總經理陸三江表示,黑色產業鏈企業要穩定生產經營、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通過期貨衍生品市場找到破解困境的新鑰匙。面對實體企業日益增長的風險管理需求,期貨經營機構必須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為重要社會責任,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努力為產業機構、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助力實體企業風險管理及產融結合,共同應對行業的新形勢和新變化。
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期貨研究院執行院長丁永建以“韌性與突圍”為主題,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他認為,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走向深入,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斷上升,鋼鐵和煤炭等傳統大宗產業面臨新的不確定因素。“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黑色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黑色產業涉及面廣,同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產業鏈關聯度高,是國內工業生產的‘壓艙石’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對廣大黑色產業企業來說,在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運用好期貨和衍生工具應對產業風險管理難題,能夠有效穩定企業生產經營,進而協同提升整個產業鏈的韌性和穩定性。”丁永健表示。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張秋生就當前新格局下鋼鐵市場如何演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2024年上半年,市場交易邏輯頻繁切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對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沖擊較大,行業利潤進一步收縮,整體經營壓力加大。下半年,全球制造業增速環比回落,海外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同時,國內宏觀利好預期仍在,財政政策有望發力。他還就國內外雙重背景下,鐵礦石、焦煤、焦炭等大商所黑色期貨品種的未來走勢進行了展望,并與與會人員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在現貨價格大幅波動的背景下,鋼材及煤焦企業該如何通過套期保值降低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提升市場競爭力?申萬智富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馮科表示,由于涉及品種多、常備庫存高、外部影響因素多等行業特點,鋼材企業在采購、生產、儲存、銷售等環節都存在較強的風險管理需求。馮科從基本概念入手,介紹了套期保值的定義和邏輯,并結合不同場景的具體服務案例,對買入期權套保、價差組合套保、領口期權套保等場外期權在風險管理中的典型實踐進行了深入講解。
在某典型買入期權案例中,某焦化廠根據大商所焦炭期貨價格2250元/噸計算,即期加工利潤為150元/噸,但生產需要時間,擔心后市價格下跌,生產出的焦炭面臨虧損風險,企業買入執行價格為2250元/噸的場外看跌期權,支付權利金70.88元/噸。相當于用70.88元/噸的成本,鎖定了2179.12元/噸的最低銷售價格,未來不管價格下跌多少,企業可實現按2179.12元/噸銷售,鎖定79.12元/噸的加工利潤。若未來價格上漲,企業也可享受行情上漲帶來的超額收益。
“在規避不利行情帶來的風險的同時,繼續享有有利行情帶來的超額收益,這是傳統期貨套保不能實現的功能。”馮科表示,“期權高度定制化的優勢可以彌補傳統期貨工具的缺陷,在期貨不能完全滿足客戶定制化套保需求時,可考慮使用場外期權優化套保策略,通過期貨與期權的互補為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更多的選擇。”
據了解,套期會計作為企業參與套期保值的重要核算工具,能幫助廣大實體企業更好地進行套保和投資收益的核算,減少開展風險管理活動的業績波動,使會計報表能夠更加精準反映公司經營狀況。隨著產業企業對期貨工具的需求不斷加大,在運用各類衍生工具管理風險的實踐中,如何進行會計記賬、滿足財務審計的要求,成為困擾產業企業的重點、難點問題。由于套期會計橫跨多領域,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核算和記賬要求,甚至個別企業因為不會進行套期會計處理而不敢使用期貨和衍生工具。會議期間,來自申銀萬國期貨計劃財務部的財務專家王艷梅圍繞“實體企業套期保值會計的原理及應用”主題,詳細介紹了套期會計的應用條件及分類、套期關系賬目再平衡、套期會計終止認定等內容,幫助企業在實務操作層面準確把握期貨業務的會計處理原則、金融衍生工具審計要求等。
據悉,自2013年以來,申銀萬國期貨在大商所支持下,每年聯合申萬宏源證券大連分公司主辦“申銀萬國·大連期貨會議”,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二屆。會議聚焦農產品、黑色等大商所品種板塊,邀請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圍繞產業發展、金融衍生品運用等內容進行交流。經過十余年發展,已逐漸成為期貨行業所熟知和認可的產業交流平臺。此次會議也是2024年度“大商所‘季月周’系列品牌活動”——“DCE·鋼鐵原燃料季”系列活動之一。自2023年創新打造“季月周”品牌體系,規劃推出“DCE·化工季”“DCE·鋼鐵原燃料季”“DCE·農牧季”“DCE·油脂油料季”四個活動主題以來,大商所攜手期貨公司、產業企業等市場力量,開展業務培訓、座談研討、走訪調研等多樣化市場活動,為各品種板塊上下游企業搭建了洞察產業發展、凝聚期現合力、提升風險管理和保供穩價能力的交流平臺。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