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并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增多,經濟運行出現分化,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下半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很重。為應對挑戰,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提法,旨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釋放內需潛力。
宏觀政策持續加力 釋放經濟新動能
會議強調,下半年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這一表述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穩增長的宏觀增量政策出臺。在財政政策方面,會議提出要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據統計,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累計發行約1.48萬億元,尚有超六成額度未發行。加快發行進度將為經濟注入新的動力。在貨幣政策方面,會議強調要促進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和穩定人民幣匯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未來不排除降準、結構性工具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發力的可能,進一步支持經濟企穩回升。這些宏觀政策的組合拳將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消費升級成焦點 服務業蘊含巨大潛力
會議特別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團隊首席分析師楊暢指出,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將充分利用時間窗口,更加有效地利用存量政策工具,發揮好消費對擴大內需的支撐作用。此外,會議還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支持服務消費。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認為,相較主要發達經濟體,我國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服務消費領域仍有持續投資和發展的空間。事實上,今年上半年服務消費已顯現出強勁增長勢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速比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快4.3個百分點,其中餐飲收入同比增長7.9%。文旅部數據則顯示,上半年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0%。這些數據都表明,服務業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本次政治局會議的政策部署顯示出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清醒認識和應對決心。通過宏觀政策的持續加力和消費升級的重點推進,有望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尤其是超長期特別國債的創新使用,將為設備更新和消費升級提供有力支持,有望成為釋放內需潛力的關鍵舉措。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這些政策措施將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來源: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