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賣買藥也可以刷醫保了!自7月31日起,廣州市正式啟動線上購買非處方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服務,首批運行的24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現已全面接入線上醫保支付系統,參保群眾線上購買非處方藥可使用醫保個人賬戶進行支付結算。
這對參保人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去年年底印發的《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關于加快移動支付應用推廣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推廣全省定點醫藥機構接入醫保移動支付服務,各地市參保人享受“網上下單買藥、醫保線上支付、快遞配送到家”便捷服務,只是時間問題。此前,廣東佛山、東莞、汕頭等9地市已實現線上醫保購藥,但由于廣州醫保有1400萬名參保人,且涉及零售藥店較多,還需要進一步做好準備工作。如今,不僅廣州推進醫保支付線上買藥,深圳近期也開通了該服務,回應了廣大市民關切。
從全國范圍看,實現線上醫保購藥是大勢所趨。國家醫保局2022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醫保信息平臺便民服務應用的通知》要求,各地推進定點醫藥機構完成醫保相關接口全量改造,打造線上線下充分融合的醫保便民支付體系。將醫保結算窗口“搬進”手機,是提升定點醫藥機構結算效率的需要,也是著力發揮“互聯網+醫保”便民惠民作用的需要。
不過,綜觀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國多地推進線上醫保購藥的相關工作,絕大多數只允許使用醫保個人賬戶買非處方藥,統籌基金支付還不能實現,處方藥也暫未放開。作為特例,今年6月,深圳開通醫保處方在線支付服務(報銷含統籌金額),在全國尚屬首例,不過首批僅接入了2家知名連鎖藥房企業。一地醫療保障局局長曾提到,之所以限定在個賬和非處方藥層面,有技術上的問題,也有醫學和用藥安全的問題,但“將在條件成熟時優化線上醫保購藥服務,探索通過處方平臺購買處方藥,使醫保支付由刷個人賬戶拓展到統籌基金支付”。
推進線上醫保購藥,要穩中求進。一方面,藥品是特殊商品,處方藥更是特殊藥品,線上買賣處方藥絕不能只追求便利,更要重視用藥安全;另一方面,線上醫保基金監管不同于線下,涉及到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不斷利用智能大數據模型加強監督管理,也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先啟動線上購買非處方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服務,再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展,是有必要的。監管部門不僅要確保群眾用藥安全、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參保人數據保護、接入企業審核等,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除了參保人、醫保部門,顯然線上醫保購藥會對傳統零售藥店、醫藥電商市場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但毫無疑問的是,藥店強監管、線上強監管趨勢下,企業自主合規尤其重要。如一位醫改專家所說,如果線下藥房在服務、資質上不規范,無法享受線上醫保支付購藥的資格,就會對藥房的交易產生影響。加強合規管理,也是轉型與應變的重要一環。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