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孩子放暑假時,我在家閑著沒事干,去年來陜西鳳縣摘花椒,掙了5000多元。今年鳳縣花椒紅了,我又來了?!?月9日,陜西省寧強縣羅女士再次乘坐“采椒專列”來鳳縣摘椒,開啟“采椒之旅”。
鳳縣是“中國花椒之鄉”,產椒大縣,花椒留存面積7萬余畝,每年7、8月份集中采摘,崗位需求激增,出現季節性用工短缺。如何讓采摘季用工不憂心,讓更多群眾閑時有錢賺?
對此,鳳縣探索出“互濟用工”新模式,搭建椒企椒農與椒工椒匠互通雙贏平臺,讓5000余名陪讀家長及靈活就業人員加入采椒大軍,從“有活沒人干”入手,解決“有人沒活干”難題,破解采摘工短缺、群眾短期就業難雙重困境。
7月采摘期前期,鳳縣人社局提早謀劃,全面摸底,尤其對雙鎮、鳳州、留鳳關、唐藏等花椒種植大鎮進行實地走訪,設立16個“椒果匠”聯系點,以村為單位逐戶摸排采摘用工需求,建立花椒采摘用工需求臺賬,做到花椒種植面積、成熟時間、采摘地段、現有勞力、缺工人數“五清”,搭建“互濟用工”平臺,促進精準匹配。
根據花椒種植的地域差異、成熟早晚等特性,鳳縣人社局采取縣內互濟與勞務協作互為補充的模式。
首先,在縣內組織,讓鎮與鎮、村與村、戶與戶之間統籌對接,讓花椒晚熟的幫早熟的,面積小的幫助面積大的。
其次,在縣內互濟采摘人員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快速啟動勞務協作模式。7月3日-5日,鳳縣人社局聯合鳳縣林業局、雙石鋪鎮,前往漢中市寧強縣、略陽縣、勉縣及甘肅省徽縣等地招引花椒采摘工,有序引進外地采摘客。
同時,鳳縣人社局專設“椒果匠”培訓班,加強技術培訓,變椒工為椒匠,確保鳳縣花椒順利采收,為采摘人員增加收入。
“椒工技術好壞,不光影響個人收入,還關系到椒樹來年生長和花椒產值,我們要把新人培訓好,提高采摘技能,不斷壯大‘椒果匠’隊伍,確保鳳縣花椒顆粒歸倉,助力花椒產業高質量發展?!泵坊ò陮I合作社負責人朱寶平為新椒工講解采摘要領時說。
為了方便外地采摘工來鳳,鳳縣人社局還積極與鐵路、公路等部門對接,提前開展客流調查,定制運輸方案,加掛車廂、增加班次,組織愛心接送車隊,為采椒客做好出行服務。同時,在零工市場、零工驛站、椒果匠聯系點增設親情服務崗,準備就業暖心禮包,為采摘工提供藿香正氣水等急用藥品,免費充電、熱水供應、勞動維權等溫馨服務。
“以前我們自己聯系,找人很難?,F在政府搭建了‘互濟用工’平臺,還與周邊市縣建立了勞務協作,采摘就有了保障?!被ń贩N植大戶簡九成說。
近年來,鳳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打造“鳳縣椒果匠”勞務品牌,有效帶動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通過“互濟用工”讓“閑人”變“匠人”,興了產業,穩了就業,鼓了腰包。每年采摘高峰期,直接帶動本縣勞動力7000余人,引進周邊縣鎮及其他市縣務工人員1萬余人次,務工收入占花椒產值的1/3以上。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