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銀行發債的步伐明顯提速。
7月26日晚間,交通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2024年第二期二級資本債券于當日發行完畢,發行規模為300億元。
除了交通銀行外,今年7月,還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中原銀行等超10家銀行宣布發債“補血”!
7月首周,建設銀行、恒豐銀行、興業銀行先后宣布,將發行2024年第二期二級資本債券,發行規模分別為500億元、50億元和200億元。
7月5日,中原銀行、天津農商行也分別發布公告稱,擬發行“不超過80億元”“30億元”2024年第一期二級資本債券。
對于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目的,各大銀行均表示,募集資金將根據適用法律和監管部門的批準用于充實二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以增強運營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支持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專家認為,隨著銀行大量發行二級資本債,其具備相對較低的信用風險與較高的收益率,同時市場流動性更強,因此有望成為城投債的優秀替代產品。
同時,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二永債發行積極性也顯著提高。
“這體現了當前銀行業資本補充壓力較大、募資需求旺盛,二級資本債等資本補充工具仍是銀行的熱門選擇。”國聯證券固收分析師李清荷表示,今年第三季度為銀行二永債到期高峰,也是銀行密集發債的時期。從發行額度看,第三季度發行二永債的銀行仍以大行為主,如建行、工行等;而中小銀行雖然發行規模較小,但發債銀行數量增速明顯,6月以來超過10家農商行相繼發行。
“第三季度首周銀行密集發行二級資本債,主要體現銀行自身業務發展需要。”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發行二級資本債有助于銀行優化資本結構、提高風險抵御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滿足監管要求,提升銀行穩健經營能力。
此外,明明認為,近期銀行密集發債也和近期利率水平較低有關,隨著央行不斷引導債券利率回升,不排除銀行主動把握低利率窗口進行資本補充的可能性。
展望下半年,李清荷認為,銀行二永債發行預計仍將擴張,一方面銀行受到資本補充需求影響,另一方面第三季度銀行資本補充工具到期贖回量將達到高峰。“尤其永續債將在年末迎來首輪贖回權行權日,加上二級資本債本身到期壓力,預計二級資本債發行量仍將持續增長。”
在明明看來,當前,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金融監管政策的趨嚴,銀行資本補充需求日益增加。下半年,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和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預計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的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資本補充需求。
興業證券固收研究團隊也預測,未來,銀行二級債和永續債放量依然是大趨勢,預計2024年銀行永續債的凈供給或在2000億元上下,考慮到期等額續作,永續債總發行量或在7700億元上下。
(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