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巖山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年內使用閑置自有資金1.6億元購買華能信托·全球配置睿盈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這已經是巖山科技年內第7次出手購買信托理財產品,累計購買金額達9.1億元。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8月6日,年內累計有28家上市公司認購信托理財產品共計119筆,認購金額累計達到43.78億元。其中,12家公司認購金額均超億元。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員鄭騰豪表示,信托公司可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業領域進行投資,使得信托能夠利用不同市場之間的機會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另外,信托公司可通過集合資金信托實現資金的規模效應,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整體收益水平。
4家信托公司產品受青睞
年內認購信托理財產品的28家上市公司中,有19家公司先后多次認購信托理財產品。其中,巖山科技、迪阿股份、正丹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各自累計購買信托產品均超億元,認購金額最高的是巖山科技,達9.1億元;其次是迪阿股份,認購金額達6.66億元。
從投資期限來看,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更偏向認購贖回周期較短的信托理財產品。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上述119筆交易中,有37筆交易未明確標注投資期限。上述交易產品存在每個交易日可贖回或每周固定日期可贖回等多種贖回周期。從產品名稱上看,相關產品名稱多出現“日利寶”“天利寶”“周周成長”等字樣。上述37筆交易涉及認購金額達到8.33億元。
對此,鄭騰豪表示,當前的經濟金融環境下,上市公司更傾向于選擇開放、短期的理財產品,以便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時能夠及時調整投資策略,降低潛在風險。
根據梳理,上市公司購買的信托產品超半數集中在外貿信托、百瑞信托、五礦信托、平安信托4家信托公司。上述4家信托公司涉及的交易達到65筆,占年內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理財產品交易總數的54.62%。
對此,五礦信托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由于風險偏好下降,上市公司在投資信托產品時更加注重對信托公司的篩選和考察,審慎評估信托公司的治理結構、風控水平、投資能力等方面。此外,由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規定更嚴格,這也讓上市公司傾向于與管理規范且最信任的信托公司進行合作。
信托展業優勢漸顯
使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上市公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資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下降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于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越發青睞。
鄭騰豪表示,今年以來,理財市場持續快速修復,規模增速遠超往年同期。結合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2024年下半年,中國理財產品市場仍具備一定機會。
上述五礦信托相關業務負責人也表示,今年下半年,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空間或將進一步打開,利好債券行情有望繼續走高。部分信托公司在債券固收和“固收+”領域深耕多年,產品線布局豐富,有望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回報。
與此同時,貴金屬、海外權益等領域也有上漲機會,但單一資產的波動較大,并不一定適合中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信托公司的資產配置業務可以滿足此類投資者在長期多元配置方面的需求。
“從信托公司角度來看,2024年下半年,信托公司在理財產品市場上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方面,在監管引領下信托公司回歸本源開展‘三分類’業務。資產服務信托方面,財富管理服務信托已成為信托公司轉型發展的重要業務領域,預計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鄭騰豪進一步表示,隨著銀行理財市場的持續擴容和市場參與者的增加,市場競爭加劇,信托公司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和產品競爭力以應對市場挑戰。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