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我國南方地區出現大范圍的持續性高溫天氣,農產品生產、水產養殖等面臨極大“烤”驗。據了解,面對極端天氣,國內場外天氣衍生品已提前“出手”,在幫助實體企業規避天氣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國內多家期貨交易所以及地方政府也在推進天氣指數期貨的研究。
據了解,高溫天氣會增加水產養殖的能耗、水質管理、飼料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成本,部分水產養殖品種還會因高溫天氣產生應激反應,嚴重影響質量與產量。高溫天氣下,水產養殖容易受損,小龍蝦病害頻發,出塘量減少。今年5月底,國聯期貨與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在湖北荊州落地了國內首單“小龍蝦高溫指數保險+衍生品”產品,以“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中武漢地區的日平均溫度指數作為產品設計的標的物,為200畝小龍蝦提供3個多月的高溫風險保障。
這并不是國內首次運用“溫度指數(保險)+天氣衍生品”幫助產業應對高溫天氣。去年7月,廣東國壽財險與中泰期貨、天韌科技、飛利浦空調等曾在全國首推“水產養殖溫度指數保險+天氣衍生品”產品,以“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作為產品設計基礎,通過溫度指數場外衍生品為相關參與方提供風險管理服務,為廣東湛江地區參保水產養殖戶提供了50萬元的高溫風險保障。
從國際市場來看,天氣衍生品是從場外到場內逐漸發展起來。1996年,美國科赫能源與安然能源公司簽訂了以美國密爾沃基市1997—1998年冬季氣溫為標的的天氣互換合約,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個交易的天氣衍生品。相關產品逐漸吸引了保險業、零售業、農業、建筑業和管理基金的廣泛參與。隨著天氣衍生品在場外市場的日益發展和成熟,期貨交易所開始引入天氣指數期貨和期權交易。目前,天氣衍生品在國際上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芝商所已上市天氣指數期貨和期權,標的涵蓋月度制熱指數、月度制冷指數等。
近年來,我國對天氣指數及其衍生品的研究與應用已在有序推進。2022年4月,國務院印發《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提出“積極發展金融、保險和農產品期貨氣象服務”。今年年初,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的《“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創新氣象數據產品服務,支持金融企業融合應用氣象數據,發展天氣指數保險、天氣衍生品和氣候投融資新產品,為保險、期貨等提供支撐。
早在2004年,中央氣象臺和大商所就已聯合開展天氣指數的研發工作,通過機器學習技術歸納分析了我國20億條氣象大數據。2022年,雙方在多年合作的基礎上,正式發布“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該溫度指數基于中央氣象臺權威氣象數據研制,涵蓋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等15個基準城市,包括日平均溫度指數(DAT)、月累積平均溫度指數(CAT)、制熱指數(HDD)和制冷指數(CDD)等。其中,以北京為代表的華北地區是玉米、小麥重要產區,以哈爾濱為代表的東北地區是大豆和玉米主要產區,相關溫度指數可以較為有效地表征大豆和玉米等作物生長氣溫情況。2022年,以上述指數為標的的場外衍生品開始陸續落地,進入實踐階段。
2021年6月,鄭商所與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啟動天氣指數編制與應用、天氣衍生品研發上市、“期貨+氣象”復合型人才培養等系列合作。由于長江中下游地區人口和經濟集聚度高,對氣候變化風險敏感,電力、農業等行業企業有較強避險需求,雙方便以此為切入點推進天氣相關產品的研發。目前,鄭商所與國家氣象信息中心開展的長江中下游氣溫指數研究工作已形成編制方案,進入技術開發階段。據了解,長江中下游氣溫指數體系豐富、基準城市覆蓋廣泛,且指數基于24小時逐小時氣溫數據編制,可精確反映氣溫變化風險,貼近能源電力行業經營實際,保障指數衍生品套保效率。同時,其計算方法更加符合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特點,且應急機制健全,可確保指數連續發布。
另外,廣期所聯合國家氣象中心也正在積極開展光伏氣象指數編制。據了解,在我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廣期所立足服務綠色發展特色定位,積極探索研究服務新能源產業的新能源氣象指數及相關衍生品應用場景,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廣期所和國家氣象中心積極開展光伏氣象指數編制,基本明確了以光照強度、溫度等氣象要素為基礎,以山東、河北、新疆等國內光伏重點裝機地區為代表區域的編制思路,利用氣象系統的客觀數據資料,保證指數的標尺性和抗操縱性,切實服務新能源產業穩健發展。
近日,上海市氣象局、上海市委金融辦聯合印發《上海市探索“氣象×金融”協同聯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6年)》,旨在深化氣象、金融聯動發展,并致力于研究推進天氣指數期貨等天氣衍生品的發展,開展氣溫、降雨、風力、日照等天氣指數衍生品設計,加強氣象資訊類服務,助力企業強化ESG能力建設,提升趨利避害效益。
“天氣期貨以氣象指標為標的,市場各參與方通過交易來表達對未來天氣變化的預期和判斷,最終達成公允價格,量化出天氣變化的潛在價值,天然具有價格發現的作用。”浙商期貨農產品團隊負責人向博表示,這一價格信息將為相關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重要參考,有助于企業和投資者作出更明智的決策。通過天氣期貨市場,易受天氣影響的各行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等一系列操作,有效應對天氣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轉移不利天氣帶來的風險,穩定生產經營活動,甚至操作得當還可以增厚自身收益。
此外,天氣期貨還可以有效彌補傳統金融市場的不足。向博解釋說,它不僅可以幫助降低天氣炒作帶來的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還能提高保險機構在自然風險領域的承保能力和積極性,破解傳統保險產品難以有效分散和規避天氣風險的難題。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