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的熱情不減,大額回購頻現,注銷式回購成為常態。各家公司以實際行動表明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8月7日,年內已有1829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合計回購金額1226億元。實施回購的公司數量較去年同期的850家增長115.18%,合計回購金額較去年同期的429.4億元增長185.51%。
在筆者看來,上市公司積極回購背后蘊含多重因素。一方面,與政策積極引導支持密不可分。年內已有多項涉及引導上市公司積極回購的政策落地,并獲市場積極回應。例如,今年5月份,證監會修訂發布《關于加強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其中提出,“鼓勵形成實施股份回購的機制性安排,積極通過一年多次分紅及回購注銷的方式提升股東回報、優化治理結構”。另外,新“國九條”強調,“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后依法注銷”。
另一方面,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多重考驗,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同時,外資機構也持續看好中國經濟。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對未來發展更加堅定信心,并積極通過回購行為向市場傳遞這一信心。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股票,不僅有助于穩定公司股價,更能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吸引更多中長期投資者的目光。
因此,上市公司積極回購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政策引導、自身發展、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后的理性選擇。
另外,從過往的情況看,上市公司回購計劃的實際履行情況同樣值得重點關注。對于監管部門來說,要加大回購的事中事后監管,針對利用回購實施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查處。對于投資者而言,要警惕“忽悠式回購”“邊回購邊減持”等問題;關注公司信息披露情況,留意回購是否按計劃進行;深入分析公司回購的動機和影響,綜合公司的基本面和未來發展前景,做出理性判斷;同時,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避免盲目跟風。
總之,上市公司積極回購彰顯了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也為資本市場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活力。
(來源:證券日報)